环保利剑继续高悬,日前,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第三批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工作全面启动, 已组建7 个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截至4 月28 日, 7 个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已全部实现督察进驻。
督为促改,成效可见。目前, 2016 年7 月至8 月实施的第一批环境保护督察的8 省(区),已将整改方案全部公开。2016 年11 月开始的第二批中央环境保护督察也已陆续完成向有关省市反馈督察意见传达。
在4 月24 日召开的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上,环保部部长陈吉宁作了《国务院关于2016 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与研究处理环境保护法执法检查报告及审议意见情况的报告》,根据《报告》, 2016 年完成16 个省(区、市)中央环境保护督察, 共受理群众举报3.3 万余件,立案处罚8500 余件, 罚款4.4 亿多元,立案侦查800 余件,拘留720 人, 约谈6307 人,问责6454 人,有力落实了地方党委政府和部门的环境保护责任。陈部长还透露, 今年将实现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全覆盖。
需重视的是,从目前公布的多地的督察情况看,虽各地都按照边督边改要求,查处群众投诉环境案件,但发展与保护的矛盾依然突出,生态环境质量依然是影响城市整体发展的一个突出短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环境问题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为了长远发展,也为了我们的子孙,为更好地督促各地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环保督察必须不辱使命,更加有效地发挥保卫环境的神圣职责,撬动企业、政府、公众的环保行动力。
就前两次中央环保督察来看,针对各地的实际情况,督察组分别列出了不同的问题清单,为当地环境治理开出了治病良方,但解决这些问题还须相关部门明晰责任,精准定位、精准发力。
自2016 年启动中央环保督察以来,扛着环保钦差大臣尚方宝剑的督察组人员,深入一线,坚持问题导向,铁面无私,不留情面,下大力气,动真格,不简单甩狠话,抓实际问题,督企又督政。但也面临着“企业睁眼说瞎话”,“督察组前脚走,污染企业死灰复燃”, 职能部门执法偏软、刻意瞒报等违规、违法问题。
说到底,这是某些企业一味追求经济利益,置环境责任于不顾,恶意应付环保督察的“自作聪明”, 长此以往,这种“突击战”“捉迷藏”不仅会影响企业的环保诚信,还终将断送其“钱”途。企业要想实现长续发展,必须首先明晰自己的环保职责,强化污染治理的主体责任。
而某些地方领导环保意识不强,认为经济发展是硬任务、环境保护是软指标,在工作中一手硬、一手软,导致环境保护工作被动,甚至主动为污染企业说情、“打掩护”,更是职能错位,饮鸩止渴的短视行为。环境问题也是政治问题,解决环境问题是践行党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一部分,是一份沉甸甸的政治责任, 忽视这份责任,显然与中央提出的绿色发展理念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相背离。
这些违法违规企业和某些部门,也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良好的环境已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备条件,生态环境一旦感冒发烧出了问题,经济发展早晚也会跟着咳嗽。定位不清,环保职责落实就难以到位。
除了精准定位外,我们的环保工作还需要在精准发力上下工夫,只有精准发力,才能执行有力,事半功倍。各督察组已就各地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反馈, 各省市也已陆续出台了相关整改方案,接下来就看他们精细落实的绣花功夫了!随着第三次中央环保督察大幕的拉开,“立行立改”“问题不过夜”已越来越成为共识,能否及时有效贯彻相关管理政策和环保措施,我们拭目以待。
(责任编辑:admin)
中华环境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原创或中华环境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华环境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授权转载,需注明“来源:中华环境网”。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华环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acef_jl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