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秉承 服务产业、服务行业、服务企业,坚持正能量宣传,杜绝一切非法网络公关行为!
期刊杂志
所有栏目

谁给公众一个有诚意的真相?

时间:2017-08-08 11:06来源: 未知作者:本刊调查组

字号:TT
    2017 年6 月23 日21 时许,山东省平度市新河化工园区青岛双桃精细化工有限公司(集团)发生了爆燃事故。
    6 月24 日凌晨1 点左右,“中华环境”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报道了事故现场信息,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6 月24 日凌晨1 点45 分,平度市委宣传部官方微博“平度发布”也公布了事件信息,称具体火灾系该公司的一个燃料仓库失火造成,且无人员伤亡,失火原因仍在调查中。
    6 月24 日11 点51 分,平度市环境保护局官方微博“平度环保”发布了环境应急处理信息,称“环保部门对该次事件布点监测,经监测,废气六项、废水七项均达标,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6 月24 日上午,生活在化工厂附近三苗村的一位村民向本刊调查组反映,厂外沟渠里现在都是染料水。而对此,6 月26 日,“平度环保”在微博上回复称, 新河化工基地管委已封堵了有污水的部分沟渠,无任何带色雨水排到下游河道,平度市环保局已对企业提出立即整改要求,并安排执法人员严密监控。而这条消息“平度环保”却并未在自己的平台发布。
    综合来看“平度环保”的两条消息,令公众感到疑惑:既然24 日就宣布了废水达标,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那为何还要封堵部分沟渠?当时的监测数据为什么没有对外公布?若不是后来“中华环境” 公众号公布场外沟渠黑水的照片,是不是就不会有第二条消息回复?
    事实上村民的忧虑并非空穴来风。本次事故发生之前,厂区附近的一些村民就反映称“平日气味太大,有时不敢开窗户”“都吃外面送来的水,这里的水不能吃”。
    通过盘点,本刊调查组发现该企业的安全问题曾多次见诸媒体:2014 年青岛发现2152 项危化品问题隐患,挂牌督办14 项,其中青岛双桃精细化工( 集团) 有限公司存在两个隐患:苯胺黑反应属于危险工艺重氮化工艺,企业因搬迁,未按要求进行自动控制系统改造;874 装置、二乙苯胺装置为甲类装置,装置两侧连通的厂房、控制柜操作间电气均不防爆。2016 年2 月28 日13 时左右,青岛双桃化工平度车间发生窒息事故,工人1 死1 伤。此外,今年5 月31 日有媒体报道,双桃精细化工和园区集中污水处理厂旁边的河道里存满了污水,利用河道存污渗污至少三年了。
    据了解,6 月15 日至6 月27 日,青岛市安监局专门成立执法检查组,并聘请赛飞特集团技术有限公司4 位安全专家对新河化工园化工、危化品企业开展了拉网式安全生产大检查。巧合的是,这次事故正好发生在安监部门的执法检查期间。
    6 月29 日,平度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官方微博“平度安监”在微博上回复本刊,称经多名专家对现场取样技术分析鉴定,初步分析事故原因为:堆放在该公司成品仓库东侧的从原老厂区拉来的废旧染料因存放时间过长,加上连续多日高温及强降雨,高温高湿环境导致废旧染料发生化学反应积聚热量发生自燃,燃烧积聚大量热量引发爆燃,气浪击碎西侧成品仓库玻璃,飞溅物引燃成品仓库着火。
    但截至7 月6 日,事故的原因还只是一个初步分析,确切的原因依然未得到正式公布。不仅如此,该事故的消息在当地的政府相关部门及媒体网站上基本难以寻觅。公众渴望知晓的事故后的环境监测位置、监测方法、数据指标等信息依然不见当地环保局公布。

调研手记
    青岛双桃精细化工厂发生事故后,企业自身没有一个对公众的公开解释,当地政府在相关信息的公开上遮遮掩掩,企业与政府忐忑的沉默确实不是公众想看到的。环保公众参与是新环保法的明确要求,而公众参与的前提是环境信息公开,且这种公开应该是有诚意的公开,是及时的、在法律范围内的全面公开。在自媒体时代,任何一个涉及公众切身利益的环境突发事件都不可能被掩盖,此时环境信息的公开更应该及时、详实、实时,否则社会上各种猜测就会发酵, 谣言滋生难以避免。然而,一份简单的、笼统的、含糊的、寥寥数字的环境信息公开甚至比不公开还糟糕, 更显得没有诚意,公众有种被糊弄的感觉。事实上, 包括环境信息知晓权、环境保护参与权、环境行为监督权等在内的公众环境权利意识已经觉醒,任何不公开、假公开、被公众追问的挤牙膏式的公开、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公开都是对公众切身环境权及利益的伤害,也是对政府公信力的损害。
(责任编辑:admin)
  •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中华环境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中华环境腾讯微博
  • 公众微信账号

    公众微信账号公众微信账号
标签:
分享到:

中华环境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原创或中华环境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华环境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授权转载,需注明“来源:中华环境网”。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华环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acef_jlg@163.com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