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秉承 服务产业、服务行业、服务企业,坚持正能量宣传,杜绝一切非法网络公关行为!
期刊杂志
所有栏目

广西昭平的生态经济发展探索

时间:2017-08-08 10:38来源: 未知作者:张志鹏

字号:TT
    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顶层设计和总体部署,明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事关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广西省昭平县生态优美,蕴含着巨大的生产力和新增长点,加快发展生态经济,既有利于治理环境、腾出能耗空间,又能促进生态产业蓬勃发展。近年来,昭平县着力推动创新发展,加速绿色崛起,坚持“生态立县”战略,着力构建现代生态经济新体系,全县生态经济已进入快速发展轨道。

昭平县生态经济的发展情况
    过去五年,昭平县委、县政府与时俱进,前瞻布局,科学务实地对全县重大工作作出决策和部署。特别是县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明确提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全县工作总体取向,确立了建设“生态昭平·长寿茶乡·养生之都”的发展定位和构建政治生态、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生态经济“四位一体”的工作布局。针对新常态新任务,县委作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建设“生态昭平·长寿茶乡·养生之都”升级版——“长生福地·美丽昭平”两项重大决策,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商贸旅游业、信息化等重要工作,推动全县各项事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先后荣获中国长寿之乡、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县、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县、第二批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县等国家级荣誉。

主要措施及成效
    大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坚定不移推进生态建设,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昭平特色的绿色转型崛起之路。从产业集聚带建设,支柱产业发展、工业园区生态改造、企业标准化绿色化生产等层面,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重点以“四个新业态” 引领生态服务业发展。争取生态补偿资金,推动各类生态项目建设。加大有机、长寿养生等生态农产品的规划、包装、宣传和推介,打造特有品牌效应,加快生态经济发展步伐,尽快形成产业集群。
    确立“生态、低碳、循环、高效”的发展主线, 坚决摒弃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速度,着力构筑医药、水电、矿泉水、茶多酚等优势产业为支柱的新型工业体系,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重点打造以助推亿健有机茶如期上市及开发茶多酚生产项目为主的“百亿元茶产业” 和天然优质饮用水的开发利用及“甘甜泉”天然矿泉水龙头品牌矿泉水为主的“百亿元水产业”,以及“百亿元旅游产业”,经济向绿色转型,发展以生态为基础,实现生态、旅游、经济“三赢”。
    实施全域生态健康旅游。依托自然生态、田园景观、茶园风光、民俗文化、古镇文化、长寿文化和桂江风光优势,把绿色环保与乡村旅游、休闲农业、景区开发有机结合起来,深入实施“三区两带”发展战略,构建“古镇寻梦、田园观光、民宿体验、温泉休闲、茶海度假、山水养生”六大特色旅游体系的全域旅游。
  把资源禀赋及生态环境转化为经济优势,“十二五”全县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GDP 年均增长8.4%,比2010 年增长1.56 倍;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增长1.77 倍,突破3 亿元大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41 倍,累计总投资达到609 亿元,全县经济不仅有量的扩张,更有质的提升。
    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发展。广西克鲁尼茶叶生物科技企业落地城北工业园,亿健茶叶公司筹备上市工作进展顺利,故乡茶业等一批企业规模扩大,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建设卓有成效,逐步走出一条富有特色的生态茶旅结合发展路子,昭平红、昭平绿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全县茶叶面积超过19 万亩, 年产值达到9.6 亿元。桑蚕、晒烟、中草药、食用菌、畜牧水产养殖等产业迅速发展,黄姚豆豉、桂江生态鱼等特色生态农业品牌逐步打响,产品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主动融入大桂林旅游圈,以创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抓手,大力实施“三区两带”旅游发展规划,规范旅游市场和营销,旅游产值实现井喷式增长。

全面营造优质生态人居环境
    扎实推进以林业为主体的生态屏障建设,全力实施“六大林业工程”,全县森林覆盖率始终保持在84.4% 以上,七冲自然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积极申报国家湿地公园项目,《广西昭平桂江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已通过自治区评审;顺利完成县城7 平方公里控制性详细规划,棚户区改造、石梯路商业群等37 个城镇项目有序推进,生态城市框架逐步扩大,城镇化率达到42%。“生态乡村”全面提速, 目前昭平镇、黄姚镇、走马镇三个乡镇获得自治区级生态乡镇命名,5 个村屯获得广西“绿色村屯”称号, 19 个村获得自治区级生态村命名,104 个村获得市级生态村命名;加强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完成了樟木林乡新华村中国传统村落规划编制工作,凤凰乡、太平村、太平寨等4 个广西传统村落已完成地形测绘、规划编制招标工作。

力促产业提质增效
    生态农业方面,坚持生态健康、优质高产特色农业集群发展思路,注重品牌打造和提升,以茶产业、中草药、食用菌等为主的特色生态农业开发形势喜人, 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要支柱。近年来,昭平县获得了“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国家级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县”(广西第一个)两个国字号殊荣;昭平农业科技园成功列为广西第二批农业科技园;“昭平县现代特色农业产业核心示范区”建设稳步推进,各类特色农业产业基地不断扩大,打造成一批特色农业示范区。其中,昭平县故乡茶博园休闲农业示范区、昭平县天润有机黑木耳示范区、昭平县沐花谷休闲农业示范区,以及昭平县走马镇生态合水茶产业示范区获得第一批广西县乡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认定。另外,黄姚豆豉、黄精酒得到国家地理标识认证。目前, 2015 年全县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已达35 万亩,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已达4.5 万亩。完成农业总产值30.55 亿元,增长5.4%,其中茶叶产值贡献量占30.9%,全县农民人均茶叶单项收入达到2160 元。
    生态工业产业方面,坚持低碳循环、优质高效工业集群发展思路,注重上规模和促升级,以五大工业园区为载体的生态工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成为壮大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昭平县成功将广西华泰药业、茶多酚等一批优质工业项目引进落户到城北工业园区等园区,逐步形成“金链串珍珠”生态产业发展格局;着手编制水产业和茶产业“两个百亿元产业”规划;培育了速丰木业等亿元企业7 家,发展微型企业40 家,广西亿健生态产业有限公司和广西昭平甘甜泉天然矿泉水公司进入自治区培育上市企业资源库。2015 年,实现全部工业总产值30.27 亿元, 增长10.3%;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4.96 亿元,增长10.7%。
    生态旅游产业方面:坚持围绕打造“四大业态” 特色服务业,注重创特和优化布局,以黄姚古镇为龙头的“旅游三区两带”发展压茬推进,成为增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昭平县荣登旅游业“2015 最美中国榜”,成为广西仅有的两个县之一和贺州市唯一上榜县;成功创建了桂江生态旅游景区、故乡茶博园、黄姚世外田园3 家国家3A 级景区;昭平县旅游集散中心、全县旅游交通导览系统等一批创特项目全面完成; 评选了界塘等51 个长寿村、罗望等20 个长寿养生度假村落;仙女湖等21 个旅游项目稳步推进,旅游投资增长30.46%,增速创5 年来新高;成功签约桂江旅游及翡翠湾旅游休闲度假村开发框架协议;举办“桂粤湘”(贺州·昭平)龙舟邀请大赛、“走马观画, 穿梭梦幻思勤江”三省区自行车友骑行昭平活动和黔东南大型汽车自驾团旅游活动,积极探索实施“互联网+ 旅游”模式,成功推介昭平生态旅游资源。2015 年, 全县旅游接待总人数452.86 万人次,增长26.51%, 实现旅游收入45.46 亿元,增长35.67%。
存在的问题
    第一,生态工业基础依然薄弱。生态工业总量小、支柱产业少、规模以上企业少的局面没有改变,旺高工业区昭平分园也没有明显进展,虽然我县积极发展园区经济,但目前只有规模有限的水电业、林产工业和茶产业三大支柱产业,水产业、石材产业还没有做大做强,林化工业、新型建材、生物制药等产业发展缓慢等等。
    第二,获得上级生态补偿方式少,资金少。据了解,目前昭平县已获得生态补偿的方式有:获得国家和自治区生态公益林生态补偿(由林业部门直接补给农户),每年有一千多万元,每亩生态公益林生态补偿约15 元,十年没有得到提高;获得国家和自治区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转移资金,从2010 年开始的2547 万元,逐年得到增加,到2015 年获得3597 万元, 2016 年获得3213 万元,7 年来共获得2.2 亿元。下达的生态转移资金主要用于生态保护、公共服务、改善民生、提高环保基础能力建设等方面。但在自然保护区、矿产资源开发、流域水环境保护方面还未出台具体的生态补偿机制,昭平县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如昭平县放弃上马水污染项目(60 万吨纸浆厂),关闭2.5 万吨造纸厂等,只发展生态经济, 放弃发展、引进污染企业,保护好桂江良好水质作为下游梧州市等城市水源地,但并没有得到相应的生态补偿。
    第三,需进一步加强部门协调,保护桂江生态环境。昭平桂江入境断面(桂花断面)水质要求为III 类水质,出境断面(梧州京南断面)即交给梧州水质要求为指标更高的II 类水,对昭平县生态健康旅游产业集群发展十分不利,严重制约了该县经济的发展, 因此需要加强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

促进生态经济发展的建议
    第一,加强生态保护与示范区建设。积极争取自治区把昭平县调整为自治区和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获得更多的生态转移资金用于生态保护和建设, 抓好水污染防治、扬尘污染专项治理、大气污染治理等工作。做好添绿和减排“加减法”,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绿满八桂”、生态公益林保护、石漠化综合治理等林业生态工程。
    第二,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重点领域。建议国家和自治区尽快在自然保护区、矿产资源开发、流域水环境保护方面制定具体的全方位的生态补偿机制。
    第三,提高生态补偿标准。生态公益林生态补偿标准每亩生态公益林生态补偿约15 元,补偿标准已有十年没有提高,建议按照物价增长比例每2 年提高一次。其他领域的补偿标准也应作出相应调整。
    第四,壮大发展生态支柱产业,形成有机无公害产业链。在茶叶产业、水产业、食用菌产业、中药材种植加工等产业做好规划,不断实施壮大发展有机无公害产业链,并逐步提高产品质量、知名度和影响力,积极发挥生态经济效益,不断提高财政收入和农民增收。
    (作者系广西省昭平县环保局生态与农村环境保护股股长)
(责任编辑:admin)
  •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中华环境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中华环境腾讯微博
  • 公众微信账号

    公众微信账号公众微信账号
标签:
分享到:

中华环境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原创或中华环境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华环境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授权转载,需注明“来源:中华环境网”。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华环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acef_jlg@163.com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