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无力工作的周五下午,提前下班回到家, 如正在融化的泥人儿般躺在地板上,贪婪地从木地板上吸取一丝丝清凉,企图进入心静自然凉的境界。然而朋友突然破门而入,口中召唤着“空调、空调”,直接越过地上的我,径直走向空调,随着“嘀”的一声,就看到一个大活人如软泥一般瘫倒在沙发。我看了一眼躺在沙发旁边的猫,她也看着我,仰身露出了毛茸茸的肚子,伸了个懒腰, 继而翻身将脑袋靠在前爪上又睡了过去。我又用余光瞄了一眼沙发上的朋友,我俩经常因为空调的温度争执,但此时此刻,我和我的朋友,还有猫, 都在这空调冷气中达成了从未有过的一致,这是我夏天最幸福的时刻。
今年夏天“热”成为了朋友圈中的关键词之一。从7 月初起,我国进入“高烤”时间,多地出现“大范围持续性”高温天气。中央气象台7 月7 日开始发布高温预警,截至7 月26 日已连续发布预警20 天,这轮高温天气已波及上海、江苏、安徽、湖北等13 省( 市、区)。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近年来世界各地因为持续高温天气导致的死亡和疾病案例不断增加,时不时占领着新闻的头条。最近一项研究显示,目前全球30% 的人口每年至少有20 天的时间暴露在高温天气中,如果不进行减排,到2100 年,全球将有75%的人遭受热浪(Heat Waves,在某一段时间内持续地保持异常的高温)的袭击。
从地理气候条件来看,欧洲的地中海地区,澳大利亚的西南和东南沿海地带比较容易遭受热浪袭击。然而,热浪出现的区域在不断扩大,如2013 年在中国和美国南部,以及2015 年的印度和巴基斯坦都出现过创下当地历史纪录的热浪天气,造成了很大的社会和公共健康影响。
1999 年至2009 年间,美国平均每年有658 人死于高温。热浪从前不常“光顾”的印度和巴基斯坦近几年也频频遭受热浪袭击,仅在印度就造成了数千人的死亡。值得注意的是,过去50 年间,印度的平均气温仅仅上升了0.5 摄氏度而已,相较别的地区并不高,但对社会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
儿童、独居的老人、暴露在太阳下的工作人员以及健康状况不佳的人群更容易受到热浪天气的伤害。热浪导致的死亡或疾病(如中暑、痱子、痉挛、热水肿等) 往往发生在没有空调或有效降温措施的住宅、建筑工地以及汽车里。而且,由于城市热岛效应,在城区工作或居住的人群比在乡村更容易受到热浪的影响。
社会经济的不平等也导致某些人群更容易受到热浪的伤害。有空调的人们可以在热浪来袭时躲在空调房里,可是没有空调或其它有效降温措施的贫困人家,就要面临热浪严峻的考验。
全球气候变暖或是导致热浪出现的直接原因,气候变暖不仅带来持续的高温天气,也常常伴随着洪水和干旱。当这些极端天气出现时,空气质量、食物和饮用水的质量安全和正常供给、环境中的微生物和病源载体等都会因为生态系统的变化受到影响。所以,在热浪来袭时,除了最明显的直接感到热以外, 人类还需要应对如营养不良、腹泻、霍乱、呼吸道疾病以及如疟疾、登革热等以蚊子为传播媒介的传染性疾病。
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热浪在将来的几十年里会更加频繁和激烈,并且随着人口老龄化,受热浪影响的人群会越来越多,相关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也会上升。为了应对此变化,除了现有的高温预警系统外,2015 年,世界卫生组织联合世界气象组织一同制定了高温健康警告系统,来应对由于高温天气带来的健康风险。
但当下仅仅为了人类健康所采取的有限的预防措施是不够的。从长远来看, 只有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才能减少高温热浪这种极端天气,保护人类健康。幸运的是,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到《巴黎气候变化协定》, 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已经携起手来共同应对气候变化。
说到这里,不得不回到环境和人类健康的相互关系中。人类活动对环境产生了影响,环境的变化继而又影响着人类的健康,只有到这时,当人的切身利益受到伤害时,才会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和做出改变。但愿这个夏天留给你我的不仅是“热”的记忆,还有反思和改变。
(责任编辑:admin)
中华环境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原创或中华环境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华环境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授权转载,需注明“来源:中华环境网”。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华环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acef_jl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