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垃圾分类的概念,大部分人并不陌生,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垂髫小儿,都了解并认可这一“生活常识”般的行为准则,而从理念到实践的转变却存在诸多难题。垃圾分类回收在我国推行已近20 年,但生活垃圾分类率低、回收率低、无害化处理率低的现象并没有显着改善, “垃圾围城”呈愈演愈烈之势。
垃圾分类难,究其根本,在于迟迟未建立社会、政府、市场分头推进、合力共治的模式。垃圾分类回收工作主要由政府投入开展,市场化水平低,垃圾末端处理环节的各种投融资模式尚处于实践探索期,缺乏配套法律法规的支持和保障。同时,即使居民在前端实现了分类,但清运端的再次混合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居民分类积极性。此外,受长久以来的思维定式影响,我国居民一时间难以理解并支持像日本和美国那样为垃圾付费。
2017 年3 月,我国公布《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要求全国46 座城市先行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到2020 年底,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要达到35% 以上。此次政府下定决心在全国46 座城市强制生活垃圾分类,决定其成败的关键,在于如何完善与分类相关的各个环节并贯彻始终,这就需要从根源入手,健全垃圾分类回收处理的社会机制、政府机制、市场机制, 协同推进,形成合力。
首先,需要引导居民转变长久以来的思维定式,认识到自身作为垃圾制造者、受害者、治理者的多重身份,强调公民在垃圾分类中的主体责任,使其积极、正确参与垃圾分类。通过奖惩、付费、纳入诚信体系、建立个人绿色账户等多种方式,引导培育公民形成自觉分类的绿色生活习惯。
其次,政府要做好总体引导,促进多元主体的合作治理。通过健全法律法规体系、明确各方权责等为垃圾分类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同时,要加强垃圾收运基础建设,梳理垃圾分类、转运、回收、处置各环节的关系,建立健全市场体系,推进垃圾管理进入全面市场化。
最后,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发展的背景下,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在公共服务中引入市场主体, 以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提高公共服务供给的质量和效率。引导新科技新技术成果转化,鼓励“互联网+”等模式促进垃圾分类回收系统线上平台与线下物流实体相结合,提升垃圾转运透明度和运行效率。
当前,垃圾分类制度在各地正加速试点和推行。北京市城管委负责人表示,今年,北京市各机关将带头实现垃圾强制分类,并将推动垃圾分类立法工作。北京市通州区则要求在9 月底前,超过3500 家餐饮单位落实垃圾强制分类,未按要求分类可进行行政处罚。此外,“互联网+分类回收”模式在江苏、四川、浙江等地的许多城市都有试点。通过“互联网+分类回收”, 可同步实现再生资源的自助投放、在线预约、上门回收、积分奖励、商品兑换、增值服务等服务。
相信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推动下,垃圾分类将逐步融入居民的日常生活,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改变每一个人的生活和消费习惯,唤醒社会环境保护意识,从源头实现垃圾减量化, 降低环境污染,同时推动垃圾管理方式的转型。
中华环境编辑部
2017 年8 月
(责任编辑:admin)
中华环境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原创或中华环境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华环境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授权转载,需注明“来源:中华环境网”。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华环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acef_jl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