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秉承 服务产业、服务行业、服务企业,坚持正能量宣传,杜绝一切非法网络公关行为!
期刊杂志
所有栏目

连云港:在战略环评落实上下精准功夫

时间:2018-03-13 15:29来源: 未知作者:连云港市环保局

字号:TT
分阶段精准推进
    连云港市战略环评工作主要分准备启动、重点攻关、论证验收、成果转化四个阶段分步推进。
    首先,进行了详实的战略环评筹备工作,2015 年3 月已开展前期调研、考察,制定工作方案、技术方案, 开展现状评估和关键问题识别,确定战略环评技术支持单位。2015 年6 月,正式向环保部书面申请开展战略环评,并成功获批为全国首个开展地级市战略环评工作的试点市。其次,开展了重点攻关,开展战略情景分析、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分析、生态环境影响和风险评价、重点行业污染物总量动态控制研究、生态环境综合调控与生态环境保护方案研究、机制体制研究,形成项目成果, 汇报并征求意见,形成报告初稿。2016 年8 月正式通过环保部组织的专家审查工作,取得了阶段性工作成果。2016 年11 月至今不断推进成果转化。
    战略环评在对连云港市战略定位判断、资源环境问题识别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的基础之上,提出空间管控红线、区域总量控制红线、资源利用上线、环境准入负面清单的“三线一单”管控策略。在生态保护红线管控基础之上,通过对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减排潜力、政策导向等因素的综合考量,确定污染物与资源能源利用总量及环境准入标准。

重在战略环评成果转化
    2017 年6 月7 日,环保部在连云港召开了“三线一单”试点工作布置会,连云港市再次被列为首个成果转化试点地级市。按照环保部《关于印发<“三线一单”试点工作方案> 的通知》(环办环评函〔2017〕894 号)工作部署及会议要求,在已开展“三线一单”落地前期工作的基础上,8 月7 日,连云港市印发了《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连云港市战略环评成果落地“三线一单”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连政办发〔2017〕112 号)。根据实施方案要求,在清华大学的支持下,基于战略环评提出的生态保护红线、资源利用上线、环境质量底线以及探索实施基于空间单元的管理思路,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出台了《连云港市基于空间控制单元的环境准入制度及负面清单管理办法(试行)》《连云港市生态环境管理底图(试行)》等管理制度。第一,优化生态空间布局,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按照生态保护红线“只能增加,不能减少”的原则,连云港市进一步强化生态空间管控要求。
    首先,优化调整了生态红线保护范围。根据战略环评研究成果,连云港市调增了塔山水源涵养区等生态保护区域,生态保护红线占国土陆域面积由2013 年的21.96% 提高到22.3%。同时,划定了远期生态红线保护范围:2030 年,不仅陆域、海域生态红线面积调增,还明确了一级管控面积的比例。其次,制定生态环境管理底图。将生态红线、生态岸线、基本控制单元划分的生态环境管理底图完成生态红线矢量化,作为全市国土资源利用、城市总规等各类规划的工作底图和重要基础性资料。最后,引领园区产业发展规模。在园区内压缩石化基地面积,削减炼油总规模,徐圩港区规划取消了原规划中的埒子河口预留岸线、七港池岸线9.6 公里和内河转运区,增加了生态绿地。在上合组织物流园规划及规划环评审批过程中,按照战略环评有关保障人居安全红线的要求,将园区的三类仓储用地全部取消,临近的二类仓储物流用地周围设置50 米绿化及空间防护隔离带。
    第二,强化污染治理措施,严守环境质量底线。按照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的原则,连云港市制定并组织实施了一系列的规划和整治方案。
    实施水环境综合整治,改善水生态环境本底。根据战略环评对水环境影响预测,通过加强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和提标改造、畜禽养殖控制、达标治理等措施, 确保实现2020 年地表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90%、近岸海域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78.6% 的目标。远期进一步采取强化治理减排与水系增容,加强污染应急体系建设,在全流域进一步减排的情况下,地表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可达100%,近岸海域水环境功能区可全面达标。加大水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制定了近岸海域、黑臭水体等水环境质量改善等系列方案,分流域、单元、河流提出有针对性的治理措施和治污工程。
    精准治霾,守住大气环境质量底线。聘请环保部华南环科所编制《连云港市空气质量达标规划》,市政府制定《连云港市“十三五”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计划》,将战略环评确定的空气质量改善目标、主要污染物排放目标落实到具体项目上。强力推进火电行业超低排放改造、钢铁行业脱硝设施建设,以及石化、化工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等重点行业污染减排工作;2019 年底前分类整治完成全市范围内的所有燃煤锅炉,扩大高污染燃料禁燃区范围,在江苏省率先开展“无煤区”建设; 进一步加大高污染排放车辆淘汰力度,全面实施机动车国Ⅴ排放标准准入等。为及时发现、解决各类突发大气污染状况,在市区、化工园区等重点地区着手构建以“视频监控+ 空气质量网格化监测”为主的大气环境质量精细化监控体系。联合南京大学等科研单位,着手对连云港市臭氧形成机理及管控措施进行研究分析,以便实施精准管控。结合苏北发展座谈会精神,正在制定基于“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思路的空气质量提升方案并推进实施,确保空气质量逐年提升。
    第三,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严控资源消耗上线。
    按照资源利用上线“只能增值、不能贬值”的总体原则,基于改善环境质量和维护生态系统功能的目标, 加强化工、钢铁、石化等重点行业资源消耗的管控。提出资源开发总量与强度“双控”要求,设立连云港市区域资源消耗的“天花板”。
    为落实战略环评中资源利用上线指标,连云港市强化了煤炭和水资源使用的系列管制措施。水资源方面,综合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和水资源承载能力,贯彻“以水定产、以水定城”指导方针, 完善相关规划,严格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规范取水许可管理。
    煤炭消费方面,2017 年连云港市印发了《连云港市削减煤炭消费总量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总体目标到2020 年,全市煤炭消费量减少77 万吨,电力行业煤炭消费占煤炭消费总量比重提高到65% 以上。强化能源替代,严控煤炭消费增量。目前,发改部门正在联合经信、统计等相关部门研究制定能源消费总量管理办法。
    第四,严把企业准入门槛,制定准入负面清单。
    一是制定全市化工产业负面清单。连云港市发改、经信、环保部门共同起草制定《连云港市化工产业建设项目环境准入管理负面清单(2017 年本)》,并发布实施。该负面清单对全市化工行业提出了总体控制要求,按照严于国家相关政策和标准、新增污染物减量替代的原则, 设置了禁止类、限制类项目门槛。对连云港化学工业园和灌云临港产业园,提出更为严格的管控要求。二是实施基于空间单元的负面清单制度。按照“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跳出发展的老路子,着力发展绿色生产力, 打通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通道。新建项目选址必须符合产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要求,利用良好的生态禀赋,切实提升绿色发展水平, 不符合空间单元管制的项目一律不予引入。三是实施严格的环境准入制度。基于生态功能、环境质量、环境风险和人居安全,以生态环境基本要素和乡镇街道为基础, 将全市域划分为22 类284 个基本空间控制单元,分别提出空间、总量和环境准入的精细化管控要求,提高了国土空间精细化管理水平。根据重点工业园区的产业定位、环境承载力及国家、省市相关管理规定,禁止、严格控制相关产业门类及高能耗、高污染项目,不符合园区产业定位的项目入驻园区。通过战略环评、规划环评引领项目环评倒逼区域经济发展转型。
    第五,强化环境监管能力,建设环保大数据平台。为进一步深化应用战略环评成果,连云港市开展了环保大数据综合管理平台建设工作。
    一是启动大数据平台建设工作。于2016 年底启动了“连云港市环保大数据综合管理平台”项目建设工作。总体建设思路是将战略环评成果与建设项目环评审批业务有效结合,确定了以建设项目环评智能审批平台为主线、生态环境智能监管平台为协同、环保大数据资源中心(主要包括一个数据库、一张环保CIS 图、一个专题分析系统、一个综合查询平台)为数据支撑的“一个中心, 两个平台”的主要建设任务。通过建设生态环境智能监管平台,全面采集环境质量、污染源、环境管理等各类数据,通过对上述数据整合、分析,构建环保大数据资源中心,实现全方位的环境数据支撑,为建设项目智能审批系统科学、精准的判定提供依据。目前,大数据平台系统架构已初步建成,并初步整合了水环境、大气环境、污染源、风险源、监察执法、信访投诉、总量减排、排污许可证、排污权交易等相关数据。通过近半年的建设和试运行,已完成平台建设并投入试运行。
    二是推动“三线一单”智能化管理。连云港市将“三线一单”基本管控要求有效嵌入项目审批系统,实现建设项目环评审批智能化、自动化和科学化。该系统已初步实现了对全市建设项目从企业申请、受理、审批、批复、公示、统计、分析、地图可视化等全业务流程的管理, 并在审批会商环节提供生态保护空间管控、环境质量空间管控、人居安全空间管控、环境准入管控、负面清单和资源利用上限等6 个方面的智能审批支持,项目进行绿色发展水平评估和总量指标在线分配,将基本实现战略环评“三线一单”成果落地应用的业务化管理要求。
    三是实现数据联网共享。大数据平台建设任务, 主要是对接省环保厅及相关部门的数据,完善大数据中心的数据资源,待平台运行稳定后, 对环保部、省环保厅全面开放数据接口,通过数据对接,及时接受环保部、环保厅的技术指导。通过全面应用大数据平台,实现了生态环境综合决策科学化、生态环境监管精准化、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便民化,有效提升政府服务和环境监管能力。
(责任编辑:admin)
  •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中华环境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中华环境腾讯微博
  • 公众微信账号

    公众微信账号公众微信账号
标签:
分享到:

中华环境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原创或中华环境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华环境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授权转载,需注明“来源:中华环境网”。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华环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acef_jlg@163.com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