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平等,和谐共处。
古语有云: 一草一木皆有情。当“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的感伤在七彩霓虹的逼视之下遁形;当“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明快被鼎沸的人声惊到九霄云外;当“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的深情被汽船鸣笛声掩盖成轻得听不见的叹息……
请向空气、水、阳光和河流道歉。
阳光、空气和水是生命的三要素,是名副其实的生命之源。如今,它们却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严重污染。惠特曼说:“大地给予人们的是物质的精华,它从人们那里得到的回赠却是这些物质的垃圾。”我们愧对祖先留下的福泽,大地的馈赠,“谁道群生性命微,一样骨肉一样皮。” 所以我们必须向孕育我们生命的空气、水、阳光和河流道歉!
最好的道歉就是立即行动,修复被污染的生态环境时不我待。
依法治污才能换回青山绿水。
依法治污,对污染宣战。“先王之法,不涸泽而渔, 不焚林而猎”。然而,生活中一些地方的“环境卫士”不仅不称职,而且还成了环境污染的“帮凶”。君不见,从前的绿水青山变成了如今的穷山恶水;君不见,曾经的碧
海蓝天变成了如今的“十面霾伏”!
所幸,李克强总理提出:“要像对贫困宣战一样, 坚决向污染宣战。”砍树只需一时,树木更待十年; 污染空气、河流只需一日或几天,而净化空气、彻底修复水环境却需三年五年、三五十年乃至几代人。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从前,情感丰富的文人们文字中就自然流露出了对生命的关爱和感怀。“嫩箨香苞初出林,於陵论价重如金。皇都陆海应无数,忍剪凌云一寸心。”李商隐一首《初食笋呈座中》道出了达官贵人饕餮终日,破坏环境的丑恶: 吃下肚的是竹笋,毁掉的却是一片竹林。对于这样近乎残忍的行为,采竹笋的人却并不深思其中利害。李商隐珍重世间的一切生灵,无论是一颗竹笋、一株幽草。
“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这是《吕氏春秋》里的句子。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就已经认识到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在环境形势严峻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居安思危,呵护每一滴水、每一棵树、每一种动物、每一片蓝天。
习近平主席说: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 难道我们要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来发展自己?
(责任编辑:admin)
中华环境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原创或中华环境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华环境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授权转载,需注明“来源:中华环境网”。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华环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acef_jl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