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秉承 服务产业、服务行业、服务企业,坚持正能量宣传,杜绝一切非法网络公关行为!
期刊杂志
所有栏目

促进绿色再生资源回收产业健康发展

时间:2018-07-30 10:52来源: 未知作者:赵珊 刘朋

字号:TT
    当前,我国企业在绿色供应链管理中存在很多不足,主要体现在:部分企业虽然实施了绿色供应链管理策略,但只注重企业内部的环境管理,对整个供应链上的其他环节关注较少。长期以来,由于企业缺少生产者责任延伸制的理念,导致绿色回收成为目前绿色供应链的薄弱环节,再生资源回收、废弃物处理方面更是缺乏规范管理。因此,壮大再生资源回收产业、遵循绿色发展理念已成为补齐绿色制造发展短板和完善绿色供应链体系的首要任务。

再生资源回收产业概况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的关键期,也是绿色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的关键时期。政府高度重视绿色再生资源行业发展,不断推出重要利好政策;社会资本对行业的关注度趋高,企业兼并重组活动频繁;新型回收模式层出不穷,整个行业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趋势。
    截至2017 年底,我国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塑料、废轮胎、废纸、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报废机动车、废旧纺织品、废玻璃、废电池十大类别的再生资源回收总量为2.82 亿吨,同比增长11%。其中, 废电池、废玻璃、废旧纺织品回收量增幅较为明显, 分别增长46.7%、24.4% 和29.6%;废塑料和报废机动车回收量出现下滑,分别同比减少9.9% 和7.7%, 如表1 所示。

    2017 年,我国十大品种再生资源回收总值为7550.7 亿元,受主要品种价格上涨影响,同比增长28.7%,所有再生资源品种回收总值均有增长。其中, 废旧纺织品增幅最高,同比增长62.8%;废轮胎增幅相对最小,同比增长4.3%。

行业发展特征
    首先,政策环境日趋优化。2017 年1 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行方案》指出,实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把生产者对其产品承担的资源环境责任从生产环节延伸到产品设计、流通消费、回收利用、废物处置等全生命周期, 是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内在要求,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制造业转型升级具有积极意义。2017 年5 月,国家发改委等14 个部门联合印发通知,提出要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 推动传统销售企业、电商、物流公司等利用销售配送网络,建立逆向物流体系;支持再生资源企业利用互联网、物联网技术,因地制宜推广回收机、回收超市等回收方式,建立线上线下融合的回收网络; 鼓励再生资源企业与各类产废企业合作,建立适合产业特点的回收模式。因此,2017 年被再生资源业内人士称为“政策元年”,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其次,行业龙头企业发展迅猛。随着再生资源龙头企业经营业务逐步扩张,行业迎来兼并重组浪潮,行业集中程度进一步加强。以葛洲坝、格力电器、格林美、启迪桑德等为首的龙头企业加快了转型升级步伐,加大对高端技术的研发投入,加快再生资源深加工业务步伐,经营势头良好,业务范围进一步拓宽。
    最后,行业模式创新步伐加快。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便捷高效的再生资源回收交易服务平台,逐步整合物流资源,优化回收网点布局, 使供需双方能够快速获得信息匹配,推动再生资源交易由线下向线上线下结合的转型升级。其中,涌现出了一批新型可推广、可复制的回收模式。例如, 利用交易服务平台回收废旧手机的深圳淘绿、“互联网+ 便捷回收设备”实现智能分类回收的杭州村口、“互联网+ 废纸回收”的北京笨哥哥等,这些新型回收模式有效降低了回收成本,提升了回收效率。

存在的主要问题
    绿色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表现为“四低”:
    一是组织化程度低。再生资源回收以社会化个体回收为主,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回收量仅占回收总量的10% ~ 20%,行业小、散、差的特点明显。回收主体组织化程度低,市场竞争力差,管理工作难度大。
    二是分拣技术水平低。行业内技术研发普遍投入不足,除少数企业回收工艺和装备较先进、环境保护设施较完善外,大多数从业主体设备简陋、技术落后,分拣精细化、专业化水平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再生资源的利用率。
    三是经营规范化程度低。标准化、规范化的运作流程尚未形成,回收、运输、储存、利用各环节协作配套不够。酸浸、火烧等野蛮拆解和不具备资质私自拆解现象普遍存在,偷盗销赃行为时有发生, 乱堆乱放、乱设摊点现象还比较严重,造成行业秩序混乱,存在一定的环境风险。
    四是部分品种回收率低。废玻璃、废电池、废节能灯、废纺织品等品种,受回收成本高、利用价值较低和利用水平有限等因素影响,经济效益较差, 回收率一般只有30% 左右,个别品种甚至随生活垃圾丢弃,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抓住

机遇破解难题

    绿色回收和废旧产品资源化属于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是未来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基于供应链的绿色回收体系对从业人员数量需求巨大,资源化再利用对专业技术要求高,能够产生一批回收利用新兴产业。因此,要抓住机遇大力发展再制造技术, 加快产业模式创新来破解难题。

大力发展再制造技术
    一是探索再制造的科学基础,即深入研究以产品全寿命周期、废旧零件和再制造零件的寿命评估预测等为代表的再制造基础理论,以揭示产品寿命演变规律的科学本质。
    二是创新再制造关键技术,即不断创新研发用于再制造的先进表面工程技术,使再制造零件表面涂层的强度更高、寿命更长,确保再制造产品的质量不低于或超过新品。我国自主成功研发的自动化表面工程技术,就是利用机器人来取代手工操作, 通过自动控制规划路径,实现表面涂层制备的自动化、智能化。
    三是优化再制造的基础工艺,即不断优化用于减少再制造的资源环境人力成本的基础工艺,使得再制造生产的成本最低和环境污染最小。例如,在探索废弃物的最终处理方面,对于一般消费类产品的报废问题和垃圾处理等,应注重研究如何减少不可回收废弃物的数量和所占空间,减少焚烧、填埋等操作所带来的污染;对于特定产品的高效回收分解工艺,例如大型报废船只的分解问题等,应从如何降低这些产品的分解成本为重点开展技术研发; 对于回收产品和部件的修理和再制造,例如电机、发动机的再制造,打印机零部件的回收利用等,研究如何更有效地对这些难以制造、价格昂贵的产品进行再利用。

加快产业模式创新
    一是创新废旧产品经营管理。在现有的技术水平下,大部分产品报废后是不利于回收和再制造的, 产品生命周期结束后的处理过程是一个高成本、低收益甚至是负收益的过程。目前,所采用的产品回收处理模式大致有制造商扩展责任、企业联盟负责、第三方企业负责、政府负责和消费者负责几种。但是无论何种模式,成本分摊是目前绿色再生资源回收产业研究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是着力解决回收难题。产品回收的供应链物流方向跟产品制造的方向正好相反,产品的回收问题也就是反向物流问题。反向物流是指产品从最终消费者手中报废之后,收集汇总到处理者手中,经过分解处理和再制造,并重新进入消费领域的物流过程。尤其要注重反向物流的回收网络设计、信息流控制以及运输、包装和仓储管控等,建立一个有效的收集系统。
    三是解决废旧产品处理问题。研究工业产品回收处理等一系列环节中的技术问题,尤其强调降成本、提效率,减少处理过程对环境的破坏。综合考虑产品生命周期结束后的再制造问题,已形成了一些相应的整体解决方案。“制造商的扩展责任”作为一种构建再制造系统的策略,目前已经得到广泛认可,并被相关法规政策所采纳。欧盟实施的《关于电子产品废弃回收法案》正是基于此策略,即引导制造商对产品生命周期结束后的过程负责。产品生命周期结束的处理过程仍然可以作为整个供应链的一部分,企业应综合分析比较产品生命周期结束后的过程和供应链其他部分的关系,从供应链管理者的角度寻找合适的解决策略。
   【致谢:中国航天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雄安新区产业发展战略研究项目”总体组】
    (赵珊,环境保护部宣传教育中心;刘朋系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 工程科技战略咨询)
(责任编辑:admin)
  •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中华环境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中华环境腾讯微博
  • 公众微信账号

    公众微信账号公众微信账号
标签:
分享到:

中华环境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原创或中华环境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华环境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授权转载,需注明“来源:中华环境网”。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华环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acef_jlg@163.com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