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消费作为绿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绿色发展宏观战略的微观体现,是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特征的消费行为,在整个消费过程中贯穿生态环保理念;绿色供应链管理则是力争做到产品从原料获取、制造加工、包装、储运、使用到废弃处理的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负作用)最小,资源效率最高,是一种在供应链中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率的现代管理模式。
绿色消费与绿色供应链的协同一致性
政策助推绿色供应链建设
绿色供应链将绿色制造、生产者延伸责任和产品生命周期融入传统供应链中,强调核心企业的带动作用,期望以点带面来促进绿色经济转型。绿色供应链的概念是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的制造协会在1996 年进行的一项“环境负责制造(ERM)”研究中首次提出, 并在演进过程中逐渐形成正向物流和逆向物流连接的闭环产业链思想,全过程强调资源环境问题,要求供应商之间生态和环境相关数据共享,在充分应用现代网络技术的基础上体现并行工程的思想。
中国的绿色供应链管理起步较晚,在国家层面, 财政部、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原环保部)、商务部和工信部等相关部委先后发布了 《节能产品政府采购实施意见》(财库[ 2004 ]185 号)《企业绿色采购指南(试行)》《关于积极发挥环境保护作用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指导意见》等,强调以绿色采购和绿色消费为供给侧改革的重点,利用市场杠杆效应, 带动产业链上下游采取节能环保措施。
工信部也先后单独或联合相关部委颁布实施《关于开展工业产品生态设计的指导意见》《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16-2020 年)》《绿色制造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 年)》《绿色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绿色供应链管理评价要求》及《绿色制造制造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导则》(GB/T 33635-2017)等文件,将打造绿色供应链作为工业绿色发展的一项重点工作,明确围绕汽车、电子电器、通信、大型成套装备等行业龙头企业开展试点示范工作,旨在到2020 年,在这些行业初步建立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完整的先进的废旧商品回收体系的意见》(国办发[2011]49 号)的引领下,商务部也积极推动绿色流通相关工作,先后下发了《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中长期规划(2015-2020)》《关于组织开展低碳节能绿色流通行动的通知》《关于大力发展绿色流通的指导意见》等文件。此外,我国出台的《供应链风险管理指南》 (GB/T 24420-2009)和《供应链管理业务参考模型》 (GB/T25103-2010)等标准,也不断助推绿色供应链管理工作。天津市、东莞市、上海市和深圳市也在地方层面积极进行绿色供应链的试点,出台了一系列地方法规政策。
绿色供应链建设难点
目前中国的绿色供应链管理已经初见成效,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政策激励性不足。绿色供应链是以企业为主的环保行为,法律政策的作用以调动企业参与为主,目前绿色供应链虽然获得了财政部、商务部和工信部的生态设计、绿色制造系统集成和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等项目支持,但构建过程是一个涉及到政府、企业和消费者的巨大社会系统工程,资金缺口庞大,单凭企业的环境责任难以支撑全体系的可持续运营,需要政府不断加强财政资金的支持。
市场驱动力不足。绿色供应链的资金需求巨大,但绿色供应链管理绩效缺少标准鉴别和市场评判,因此多处于口号和噱头阶段,市场中的商业资本处于观望状态,而因信息不对称产生的“劣币驱逐良币”效应更会削减企业构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企业绿色回收存在困难。绿色供应链建设要求企业承担产品废弃后的回收责任,目前正规的回收体系尚未形成, 政府对回收处理行业的监管乏力和消费者绿色回收意识欠缺致使传统个体商贩回收模式仍占主导,以生产企业为主导的绿色供应链逆向回收链条处于艰难的形成过程中。
绿色消费与绿色供应链的协同一致
面对市场和政府双重失灵的情况,绿色消费的推进将有助于打破绿色供应链的建设困境。即以绿色需求倒逼供给侧的绿色发展,继而依托核心企业的绿色发展带动绿色供应链建设。可见绿色消费和绿色供应链的概念和实质具有协同一致性,分别是消费者和企业推动绿色发展的两条重要路径。绿色供应链的产出物品恰好符合绿色消费的要求,且两者在关注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基础上追求效率、和谐和持续目标的统一。
生态环境部(原环保部)于2016 年发布的《关于积极发挥环境保护作用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指导意见》中,绿色供应链被认为是环境保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而绿色消费和绿色采购则是推动改革的重点方向。发挥绿色消费的影响力就是通过社会公众的绿色消费意识和行为来建立良性有序的绿色产品市场,并在一定程度上倒逼龙头企业绿色生产和转型升级,催生绿色产品和服务,从而带动整体绿色供应链的建设。
绿色消费政策演进与生态贡献
面对国际浪潮和现实约束,中国绿色消费政策体系在二十余年的演进中不断健全,其实践也在市场改革中稳步推进,生态环保贡献日渐突出,为推进绿色供应链建设提供了基础要素和潜力空间。
绿色消费的政策框架不断健全
1994 年发布的《21 世纪议程》拉开了推动中国绿色消费的序幕。2005 年,国务院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加强环境保护的决议》中提出在消费领域大力倡导环保消费模式;2010 年,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推广绿色消费模式,坚持绿色发展道路;“十二五”规划纲要也明确写入绿色消费是促进绿色发展的一种方式。
2015 年11 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积极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的指导意见》,提出新消费要发挥引领作用,绿色消费的范围从生态有机食品向空气净化器、净水器、节能节水器具、绿色家电、绿色建材等商品和服务拓展。同年,国家发改委、环保部和财政部等十部委发布了《关于促进绿色消费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 这是中国首个针对绿色消费的统领性文件,目标是到2020 年全面实施绿色消费模式。指导意见的出台意味着中国绿色消费政策的顶层设计正逐步开展,其将绿色发展这一抽象概念具体到绿色理念、绿色生活与消费方式、公共绿色消费、绿色产品与服务供给和反对浪费等具体领域,同时依托法律法规等行政手段、税收金融等经济手段和标识认证等信息手段来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多管齐下推行绿色消费稳步推进。指导意见的内容涵盖了推行绿色消费的各项关键领域和措施,是一项纲领性的指导政策,这是中国走向绿色消费的坚实步伐。
绿色消费的生态环保效益逐渐突出
中国绿色消费的实践从1999 年由商务部、中宣部等十二个中央部门联合开展的“三绿工程”为开端, 经过消费者协会举办的“绿色消费主题年”等相关活动得以发展。
在绿色消费政策和实践的推动下,绿色产品及其市场不断壮大。据国家发改委发布的《2017 年中国居民绿色消费发展报告》测算,2017 年节能家电等产品国内销售额近5000 亿元,可实现年节电100 亿千瓦, 相当于减排650 万吨二氧化碳,1.4 万吨二氧化硫、1.4 万吨氮氧化物和1.1 万吨颗粒物;新能源汽车销售77.7 万辆,新孕育的共享交通减排能力出色,居民骑行可减排420 万吨二氧化碳,滴滴顺风车、拼车共享出行服务可节约燃油130 万吨,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370 万吨;政府绿色采购发挥引领作用,从2012 年至2016 年节能节水产品的采购规模累计达7460 亿元; 公众绿色消费意识也逐步上升,阿里零售平台的绿色消费人数在2012 至2015 年间增长14 倍,占活跃用户数的16%。在循环再生和绿色回收方面,中国2015 年塑料饮料瓶消费量超过500 万吨,约为2000 亿个, 基本实现全部回收;废纸全年回收总量4963 万吨, 同比增长2.7%,呈现缓慢上涨态势;废弃包装用纸的回收量在网购和新兴物流的催生下快速增长,当然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和再利用仍待进一步规范。
绿色消费促进绿色供应链建设的路径分析
绿色消费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推动力之一。
近年来,绿色消费理念不断普及,市场潜力和生态贡献都逐步显现。未来可以通过绿色消费驱动绿色生产,进一步培育公众绿色消费意识,规范绿色产品市场和推进典型行业产品升级是绿色消费助推绿色供应链构建的重要路径。
培育公众绿色消费意识,立足社区开展绿色消费教育
近年来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在绿色消费理念引领下,节能环保产品、有机产品、新能源汽车和共享交通的市场份额稳步增长。但据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承担的联合国环境署可持续消费项目调研显示, 社区居民对绿色消费概念内涵和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仍相当有限,绿色消费由意识向行为的转变动力不足, 公众的绿色消费意识及行为仍需进一步培养和带动。社区的绿色消费意识培养和宣教活动十分必要,同时也应注意不同媒介和受众的区分,比如对中老年人应多利用电视广播进行宣传,对中青年群体则需侧重网络媒体的宣传,还可以结合目前生态环境部(原环保部)开展的“环境教育种子计划”工作,从国家教育主管机构的顶层设计层面将环境教育(主要是生态文明和可持续消费相关教育)纳入中小学的素质教育和目前高等教育的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中。
此外,针对绿色供应链建设中的回收难题,应结合成熟社区的力量和绿色消费的国际经验,加强绿色回收和垃圾源头分类的宣传和引导,通过社区的引导和监督,让公众对绿色消费由认知转变为日常行为的实践。
规范绿色产品市场,提升绿色供应链相关产品的辨识度
绿色产品市场良莠不齐,企业因“劣币驱逐良币” 的柠檬效应对产品绿色升级望而却步,绿色产品需求和供给严重错位,针对优质产品供给不足和监管体系不完备等问题,应严格规范绿色产品市场,提升绿色供应链相关产品的辨识度。
首先,健全绿色产品宏观调控的政策体系,特别是增加一些绿色金融和基于市场激励的调控政策;其次,完善绿色产品的标准体系,严把准入关, 发挥执法机构和媒体公众的监督作用,确保为绿色产品的发展提供公平透明的市场,使企业有动力进行产品绿色升级,从而带动绿色供应链建设;最后, 要严格节能、绿色标识的监管,防止标识的滥用, 特别是加大对假冒伪劣产品的惩罚力度,增加绿色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信任度,建立良性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针对绿色产品的推广,可借用社区媒介来对接消费者与企业,实现社区支持绿色经济和绿色产品发展,如绿色产品入社区宣传、绿色产品集中配送、绿色产品社区体验活动等。
推进典型行业绿色产品升级,加快潜力行业的绿色供应链建设
新能源汽车是绿色交通的重要工具,也是绿色消费重点关注的典型行业和绿色供应链构建的潜力行业。国家相继出台财政补贴、免征车辆购置税、提高贷款发放比例等一系列政策, 引导消费者在这一领域的绿色消费选择。虽然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迅猛,但功能性不足和配套设施不完善仍限制市场需求的进一步扩大。
目前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主要集中在消费端,而补贴是市场需求增长的主要驱动力。随着购置补贴的退坡,经济激励的作用逐渐减退,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绿色消费能力带动绿色供应链构建的能力也会打折扣。因此,推广新能源汽车的重点应放在新能源汽车技术的革新推进上,通过专项科研基金、绿色金融和PPP 模式鼓励制造商对充电、续航等技术的大力研发,从而真正提高新能源汽车的市场竞争力,增加社会公众对该市场的认可和选择力度, 使相关企业有余力和信心投入到绿色供应链的构建中。同时,社区、学校和商场等公共区域应合理布局充电设施,增加充电桩的数量、覆盖范围,定期对充电设备进行维护更新,并依托智慧城市建立智能网络, 如绘制充电桩电子地图,发布占用及更新维护信息等。
综上,绿色供应链效应的发挥有赖于对其建设困境及影响因素的精准认知,并基于它和绿色消费的协同一致性来发挥消费端的倒逼作用,以消费需求影响生产供给,从而加快绿色产品市场的有序建立和良性运转,使企业有动力和能力投入到绿色供应链的构建中,共同推动绿色发展的战略布局和实施进程。
【本成果受到“中国人民大学2018 年度‘中央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和特色发展引导专项资金’ 支持”】
(靳敏,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博导;苏明明,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副教授,系本文通讯作者; 单明威,美国环保协会北京代表处项目经理、工程师;郭甲嘉,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博士)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