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念是实践的先导,一个正确发展理念直接关系国家顶层设计与社会实践的未来走向。“发展理念是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的东西,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全党全国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着增强,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状况明显改变。”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创新能力不够强,实体经济水平有待提高,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这些问题的存在, 正是对绿色发展理念在实际应用层面的拷问。因此,牢牢把握并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至关重要。
绿色发展理念与其他四大发展理念之间的关系
要正确认识绿色发展理念需要正确把握绿色发展与其他四大理念间的关系。也就是说,以绿色发展理念为主线,理清其如何与创新、协调、开放、共享四大理念相勾连、相配合, 解决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所遇到的问题、困难和挑战。坚持新发展理念, 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 它至少可说明以下两个问题:
其一,“绿色”与其余四大理念相融相生。五大发展理念并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也不是随机组合而成, 它的形成是建立在党对国内外发展的经验教训以及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和系统总结基础之上,也是对国内外发展大势以及新时代中国发展所遇到的问题的及时回应。“绿色” 作为五大理念之一是不可或缺的,与其他四大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绿色发展既是理念又是举措,它贯穿于创新、协调、开放、共享发展的全过程,如果“绿色”缺席,其他四大发展理念就没有具体针对性,失去了可持续发展的生机和活力。
其二,“绿色”引领四大发展理念。绿色发展引领创新发展,公众对生态产品的需求、社会生产中制造业的绿色改造、国家对旅游扶贫和生态脱贫的支持等这些绿色机遇都为创新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突破点、增长点; 绿色发展引领协调发展,有助于实现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相均衡、城乡与区域发展相均衡、实现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的科学布局,以及绿色发展可带动代际利益、部分与全局利益、短期与长远利益相协调;绿色发展引领开放发展,让生态良好成为中国最美的名片,为治理全球生态问题提供中国方案,绿色发展带来的蓝天、绿水、青山、宜人气候等一系列具有无公害、可再生、节约能源的及特定生态功能的自然要素都可作为改革开放的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此外,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都将带动共享发展,让人民有更多的获得感、满足感和安全感。
可以这样认为,在五大发展理念深入实践的过程中,我们有多大程度遵循绿色发展理念,就能在多大程度上促进美丽中国建设。如果没有绿色发展理念,其他四大理念仍然只能解决传统意义上的单向度经济问题,即以衣食住行为核心的物质问题,很难走出“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的老路。而有了绿色发展理念,我国的经济发展才能得到持续有效的保障,生态建设才能为人们群众的美好生活创造价值。
践行绿色发展的四个关键点
践行和落实绿色发展理念,至少需要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第一,落实绿色发展理念需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需要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理念,构建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需要注意的是,绿色发展理念不仅仅强调保护环境,更是对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和发展模式的坚决摒弃。
第二,认识到“生态生产力”的独特价值。“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这一论断在阐明生态环境与生产力之间关系的同时,也赋予了生态环境生产力的属性,这既是对自然的尊重,也是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提供新的切入点。需要注意的是,生态环境不能直接进入生产过程,但有利于保障整个生产过程顺利进行,原因在于良好的生态环境是自然资源充分孕育再生的基础,也是人民群众能动性和创造性的激发点,因此,良好生态环境可谓是“潜在的、间接的”生产力。
第三,要使绿色发展理念成为实践行动的普遍原则。要对症下药彻底根治“为官不为”的现象。比如,针对能力不足而“不能为”的领导干部能力弱项开展精准化培训,填补其知识空白,消除其经验盲区;对动力不足而“不想为”的领导干部进行政策培训、科技培训,从而增加其工作动力;针对担当不足而“不敢为”的领导干部进行管理培训、法规培训,增强其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实则是对领导干部的专业思维、专业素养和专业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四,落实绿色发展理念,需要用好辩证法。坚持系统思维而不能顾此失彼,保护环境与经济建设两手都要抓且两手都要硬;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重点环境问题,在不断地自我否定之中实现更高层次的继承与创新;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拒绝生搬硬套,要结合实际解决具体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 我们应该更加注重绿色发展,将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和全过程,“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的文章,走出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水平提高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路子”。
(刘雨婷,内蒙古大学哲学学院 ;包庆德 ,内蒙古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内蒙古大学生态文明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责任编辑:admin)
中华环境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原创或中华环境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华环境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授权转载,需注明“来源:中华环境网”。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华环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acef_jl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