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了《生活垃圾分类标志》。在全国2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已启动垃圾分类,46个城市成为垃圾分类重点城市的同时,环境标准也开始“发力”,成为2019年内我国推动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工作的又一亮眼举措。
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一环,也是加快改善人居环境,不断提升城市品质的有效手段。随着我国经济总量和居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升,工业化、城镇化的持续推进和以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科技催生的多种新业态、新生活方式,使居民生活产生了更多种类、更大数量生活垃圾,令市政部门面对着越来越大的消纳处理压力;同时,我国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仍以填埋为主,总体较为粗放,不仅大量占用宝贵的土地空间,而且由此可能产生的土壤污染、水体污染和生态破坏均成为重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或隐患,导致我国生活垃圾治理工作距离生态文明要求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尚存较大距离,而要使垃圾处理向以安全焚烧、回收利用、无害化处理等方式为主的“绿色”处理转型,对生活垃圾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收集是绕不过去的第一道坎。
今年以来,我国多地开展了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工作,既取得了许多成绩,也发现了不少问题,真实地反映出无论是政府还是社会,无论是政策的设计者、执行者还是广大公众, 在垃圾分类的大课题面前,都还是新学员。垃圾分类从知到行,再由行而知,还需要时间、决心和努力。此次新标准的发布就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
今年上半年发布的《关于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通知》要求,到2020年,46个重点城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其他地级城市实现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至少有1个街道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到2022 年,各地级城市至少有1个区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其他各区至少有1个街道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到2025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科学的目标,辅以精巧的设计、合理的施策、有力的保障,一定能破解垃圾围城的困境,让我们的城镇不仅富裕、安全, 而且和谐、美丽。
中华环境编辑部
2019年11月
(责任编辑:admin)
中华环境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原创或中华环境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华环境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授权转载,需注明“来源:中华环境网”。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华环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acef_jl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