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我参加了一个环保研学营的活动。在活动中,我看到了即使是在戈壁大漠中,依然有已经蒙上了一层黄土的塑料瓶,以及四处“游荡”没有“家”的塑料袋。再联想到夏令营领队老师给我们看过的《塑料海洋》纪录片,以及许多关于在南北极陆续发现塑料微粒的报道,我们心里都十分不安。
这些塑料是从哪儿来的呢?我们生活中的塑料瓶等垃圾不是都是规规矩矩分类好由垃圾车运走了吗?问题就在: 即使在全国垃圾分类要求最严格的城市——上海,也有许多可以使垃圾流入大自然的方式。比如说,家家都习以为常的一件事:洗衣服。以一件T恤来说,现在T恤大都由棉花加上一些化学纤维组成的。而这些化学纤维就是一部分聚氯乙烯,通俗讲就是一种塑料。洗衣服时会有成千上万的塑料粒子被冲入下水道。据研究显示,每年会有100多万亿个塑料粒子经过下水道冲入海洋,这可是相当于500亿个塑料瓶!
抬头望去,我们生活中什么用不到塑料?从我们写字的笔到修正带的盒子,从喝水的瓶子到装饭的碗,都能看到塑料的影子。在我们享受塑料耐酸耐碱的便利时,可曾想它不易降解不易回收的后果?更可悲的是,某些为了大力发展经济而忽略环保的领导人,纵容了乱砍滥伐热带雨林的行为,导致地球绿肺生态被彻底破坏,火灾连连。人类的一言一行都会有蝴蝶效应,影响着地球的生态。
当然也不全都是坏消息,近年德国出台了一项政策——塑料瓶租赁制度。就是在买瓶装饮料时,需要支付一定的瓶子押金。喝完饮料后,可以把塑料瓶退还给超市, 从而可以领回押金。这就是一个十分好的塑料垃圾回收的模式。
我希望在我们搞好塑料垃圾回收后,就不会再发生海鸟因为腹中的塑料过多而飞不上蓝天、海豹用塑料圈作为项圈、鲸鱼因为吞食过多塑料导致神志不清游上海滩搁浅等悲剧。动物们不必担心塑料,自由活动。同时我希望我们可以在提高环保意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环保的技术, 爱护好我们唯一的地球。不要让后代生活在我们自己创造的白色污染与塑料海洋中。
绿水青山才是金山银山!
(责任编辑:admin)
中华环境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原创或中华环境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华环境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授权转载,需注明“来源:中华环境网”。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华环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acef_jl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