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间,世界气候大会已经走过了40年的历程。子曰“四十不惑”,对一个旨在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会议而言,曾经成立的“初心”是什么,走过四十年的历程,目前的处境又怎样?中国和这个会议缘起何在,未来又会有怎样的互动?
气候作为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影响因素,随着世界人口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有限的环境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气候作为一项自然资源的作用加大了,气候异常的影响也扩大了。1965年约翰逊总统任期内, 当时的总统科学顾问委员会下属的环境污染组发布了《恢复环境质量》的报告。在这份报告中,有23页的内容详细讨论了化石燃料燃烧导致的二氧化碳在大气层中的累积,温室效应导致的温度升高,以及对南北极冰盖融化、海平面上升的影响,并提出了通过改变地球反射率而减少接受太阳辐射的“地球工程”手段是可行的应对方式。1970年代,世界各大洲发生了严重的水旱以及严寒灾害,气候变化对世界经济的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国际社会开始讨论气候变化的问题。1979 年2月,在瑞士日内瓦召开了第一届“世界气候大会。会议由世界气象组织主持,并得到粮农组织和其他许多国际组织的支持与赞助。第一届“世界气候大会”为期两周,第一周是大会组织的二十六篇专题报告,第二周分组对“世界气候大会声明”和“世界气候计划”的草稿进行讨论和修改。
与会的科学家发表了有关气候变化及其对全球影响。鉴于气候影响到人类社会和人类活动的许多领域, 会议迫切要求世界各国充分认识和利用人类现有的气候知识;应该采取措施充实和丰富深化这种知识;预见和预防气候中潜在的人为变化,这种变化对人类的福利可能是不利的。科学家在会上警告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将导致地球升温。气候变化第一次作为一个受到国际社会关注的问题提上议事日程。之后,国际社会为应对气候变化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1988年成立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专门负责评估气候变化状况及其影响等。
此次会议还提出了“世界气候计划”,世界气候计划主要包含三个子计划:气候资料和应用计划目的在于促进气候和同气候有关的数据的收集和处理, 并利用已有的气候知识, 增进各种对气候敏感的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异的适应, 以避免损失。气候对人类活动冲击的研究计划目的在于增进对气候在社会经济和环境系统中作用的了解改进气候知识的应用。增进对气候变异的适应。气候变化和异常的研究计划目的在于增进对全球气候机制的了解建立气候变化的动力学和统计学的模式,预测未来的气候。
会议指出“世界气候计划”应该受到与会各国最强有力的支持。由于本计划的目的是提供预见未来气候变化的可能,帮助国家在规划和管理人类活动的各个方面应用气候资料和知识,这就要求在国际和国家一级,在各个学科之间进行空前规模的合作。
根据清华大学赵宗慈先生的记载,当时中国科学家代表团由谢义炳率队,代表有曾庆存、张丕远和王绍武。谢义炳和王绍武教授回国后在他们的教研室详细介绍了会议内容, 1979 年7 月王绍武教授受邀参加在英国召开的气候和历史国际研讨会,在会上做了中国500 年旱涝报告,并被收录在1981 年出版的《气候和历史》中。
郑斯中先生在1981年《世界农业》第12期上发表文章对此次大会进行了分析记录,并指出:气候对人类冲击的研究, 不仅属于自然科学范畴, 而且也包括社会科学, 需要采用多学科协作的方式进行。历史上个别例子的分析是很有用的, 因为过去的事实常常可以提供当前作为借鉴。可以预料, 在今后几年内, 有关气候对人类冲击的研究成果将大量出现。在我国也有许多这方面的问题需要研究。
郑先生预言不虚, 截至2 0 1 9 年11月,在中国知网上以“世界气候大会”为主题搜索文献,发现博士论文有18篇(2010—2019年),硕士论文55 篇(2016—2019年),期刊文章有141 篇(1979—2019年)。 如果以“气候变化”“气候治理”“气候外交”“气候谈判”等为主题词搜索,文献量即便不是汗牛充栋,也称得上比比皆是。
与此同时,在过去四十年中,中国也越来越深入地参与到全球气候治理的进程中。根据赵宗慈先生的记载:他的科研经费从1989 年1000 元,1992 年3 万元,到1996 年国家气候中心主持科技部“九五”重中之重项目他负责一个专题120 万元。到2015年,中国政府宣布拿出250亿人民币建立“中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支持其他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包括增强使用绿色气候基金资金的能力。
1994 年底国家气候中心在世界气候与气候变化科学的发展和中国的改革开放需要中应运而生,国家气候中心的建立是以气候预测业务和气候变化科学研究为主。研究手段和工具包括气候诊断分析、数理统计方法和动力气候模式,2005 年在中国开始有了第一份专门以气候变化研究为主题的中文刊物《气候变化研究进展》。有更多的中国专家加入到IPCC 的工作中,成为主要作者、编审和召集人。尤其是从第三次评估报告开始,中国科学家担任了第一工作组联合主席,第三次评估报告是丁一汇,其后第四次和第五次是秦大河,最近的第六次是翟盘茂。越来越多的中国作者论文入选IPCC 报告,越来越多的中国气候模式加入到气候模式对比计划,被IPCC 报告引用,第一次补充报告只有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模式; 国家气候中心的模式从第四次评估报告开始参加,到第五次评估报告已经被各国科学家广泛应用。值得注意的是第五次评估报告已经有6 个中国的全球气候模式加盟。显示中国气候变化研究的发展和话语权越来越重要了。
这些变化反映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并且对气候变化的研究更加重视。中国的改革开放促使中国的科学家更多地组织并参与国际有关人类活动与全球变暖的研究与科学活动,使得中国的国际地位更加提高。
联合国大会于1992年通过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同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有世界各国政府首脑参加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期间开放签署。1994年公约生效。地球峰会上有150多个国家以及欧洲经济共同体共同签署。公约由序言及26条正文组成,具有法律约束力,终极目标是将大气温室气体浓度维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在该水平上人类活动对气候系统的危险干扰不会发生。会议通过了《柏林授权书》等文件,同意立即开始谈判,就2000年后应该采取何种适当的行动来保护气候进行磋商。
1995年在德国柏林召开第一次缔约方大会,今年将是第25届缔约方大会。起初的主办方智利因为国内局势动荡不得已放弃承办此次会议,主办权历经动荡,最后将落脚在西班牙的马德里。早在1979年中国知网上第一篇有关“气候大会”的期刊文章“世界气候大会宣言”发表在《气象科学》(1979年第4 期),该文由外事处供稿。文章中特别提到了:会议充分认识到,和平环境下的国际合作是成功地实施世界气候计划的一个先决条件。四十年后再读此言, 内心很感慨,别有一番况味。祝福和期待未来的世界气候大会能够不忘初心和不负使命。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