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生态环境监 测中心考察时指出:保护生态环境首先要摸清家 底、掌握动态,要把建好用好生态环境监测网络这 项基础工作做好。监测是生态环境事业的根基,只 有本根稳,生态环境保护事业才能枝繁叶茂。2019 年12月18日,第一届生态环境监测技术交流大会在 京举行,系统总结了40年来国内外生态环境监测技 术进展,并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生态环境监测技 术发展提出战略建议。
生态环境监测密切支撑生态环境保护事业 发展生态环境监测是推进国家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 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我国生态环境监测事业从无到有,共经历四个阶段。
1973—1980年:监测发展的初创起步阶段。 1973年,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召开,生态环 境监测事业随着环境保护工作起步。1974年起, 第一批地方生态环境监测机构陆续成立。1979年,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正式成立,标志着国家尺度的 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开始起步。这一时期以污染调 查监测为主。
1981—2000年:监测事业的稳步成长阶段。 1980年12月,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系统监测工作会 议召开,监测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发展轨道。 实施网络化战略:环境监测总站组建了全国城市空 气质量监测网络、十大流域环境监测网、近岸海域 环境监测网,探索建立生态监测网。这一时期以开 展污染源排放、城市的空气和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 为主,主要任务发展为开展大规模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和环境质量监测。
2001—2012年:监测事业的快速发展阶段。 2005年,全国第六次环境保护大会首次提出要建 设先进的生态环境监测预警体系。这一期间,实 施了监测站标准化建设。中央财政持续加大对生 态环境监测的投入力度,对生态环境监测专项投 入超过54亿元。全国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和能 力水平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开始监测战略转 型。这一时期监测覆盖范围逐步从城市向农村、 从内陆向边境扩展;项目领域从常规向新型、从 基础向前沿拓展;技术手段从传统向现代、从地 面向天地一体化发展。
十八大以来:监测事业的改革跃升阶段。改 革成为推动监测事业发展的主旋律。党中央、国 务院自上而下推动了生态环境监测管理体制、运行 机制、网络建设、监督执法等方面的深刻改革与创 新。实施空气质量新标准监测,标志我国环境管理 由环境污染控制向以环境质量改善为目标导向的转 变。监测网络建设总体布局进一步优化。网络功能 实现满足环境质量评价考核与预警需求;网络布局 实现由“部门网”向“生态网”跨越;数据质量管 理更加规范严密。总站完成国家环境质量监测事权 上收,省(区)以下实施监测垂直管理,切实落实“谁考核、谁监测”,确保各级监测数据公平、公正 有效。预防和惩治监测数据造假。把依法监测、科 学监测、诚信监测放在重要位置,采取最规范的科 学方法、最严格的质控手段、最严厉的惩戒措施, 深化生态环境监测改革,建立监测数据弄虚作假防 范和惩治机制,确保监测数据全面、准确、客观、 真实。
我国监测事业发展现状
监测地位不断提高。生态环境部李干杰部长将生态环 境监测喻为环境管理的顶梁柱。2019年3月,李干杰部长在 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记者会上强调,环境监测数据的 质量是环保工作的“生命线”。生态环境部刘华副部长对深 化生态环境监测改革提出“五个统一”的要求:统一规划 布局、统一制度规范、统一组织领导和能力建设、统一数 据平台、统一信息发布。
国家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日臻完善。目前已建成涵盖大 气、地表水、土壤、海洋、生态、噪声等要素的功能完善、 覆盖全国的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实现了陆海统筹、天 地一体、上下协同、信息共享。
顺利实现国家生态环境监测事权上收。2016年完成 全部1436个国控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站点的事权上收。2017 年以“采测分离”为过渡实现地表水监测事权上收。2018 年考核断面水质自动站建设与上收,布设国家土壤点位。 2019年起逐步向以水质自动监测为主过渡。
此外,监测网络持续健全、技术体系不断完善、建立 健全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体系等,有力支撑了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顺利开展。
加快实现从传统环境监测向生态环境监测的转变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 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提出,要“健全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价制度”。生态环境监测 作为生态环境保护的“顶梁柱”和“生命线”,必须按照生 态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性及内在规律,统筹考虑自然生态 全要素、进行整体监测、综合评价。
目前,生态环境监测的内涵与外延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需要加快推动实现传统环境监测向生态环境监测的转变, 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生态环境监测技术体系。
在第一届生态环境监测技术交流大会上,中国环境监 测总站发布生态环境监测技术合作交流倡议书,提出加快 实现从传统的环境监测向生态环境监测的转变,需要树立 大监测的理念,形成大联合的格局,并倡议如下:一是深 入开展大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研究。二是加快形成生态环境 监测大联合的格局。三是开展生态环境监测大数据的集成。 四是支撑生态环境大保护的作用。
(责任编辑:admin)
中华环境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原创或中华环境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华环境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授权转载,需注明“来源:中华环境网”。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华环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acef_jl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