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秉承 服务产业、服务行业、服务企业,坚持正能量宣传,杜绝一切非法网络公关行为!
期刊杂志
所有栏目

互联网风口下的环境产业管理路径

时间:2015-10-15 14:15来源: 未知作者:林震 关健点击: 次

字号:TT

互联网已经成为企业的好帮手。图为山东某工厂工人在产品库核对网站上的产品信息。 CFP/供图

9月23日,杭州,首届中国青年互联网创业大赛决赛在杭州梦想小镇落幕。 CFP/供图
 
    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21世纪是网络空间支撑的世纪。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发展正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今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希望“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上顺势而为,会使中国经济飞起来”。
    在希冀经济重新起飞的同时,我国正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致力于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绿色化。5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要求“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以推广节能环保产品拉动消费需求,以增强节能环保工程技术能力拉动投资增长,以完善政策机制释放市场潜在需求,推动节能环保技术、装备和服务水平显着提升,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7月初出台的《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就“‘互联网+’绿色生态”做了专门的规定,要求“推动互联网与生态文明建设深度融合,完善污染物监测及信息发布系统,形成覆盖主要生态要素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动态监测网络,实现生态环境数据互联互通和开放共享。充分发挥互联网在逆向物流回收体系中的平台作用,促进再生资源交易利用便捷化、互动化、透明化,促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
    “互联网+”已渐成潮流,浩浩荡荡,势不可挡,环境产业如何顺势而为,乘势而上,既考验着环境企业及其领导者,也考验着政府和行业的管理者。

环境产业+互联网的三个阶段
   
从总体的发展过程来看,环境产业从最初的触网到最后的互联网化,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首先是工具化阶段,对于环境企业和环境产业管理者来说,互联网最初都只是一种更先进、更便捷,一定程度上也更昂贵的工具。   随着我国办公自动化和环境信息化建设的推进,互联网的应用逐步普及,为“数字环保”的实现提供了可能。实际上,我国的环保领域被认为是物联网技术应用最早的一个领域,在本世纪初开始的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环境质量在线监测等系统的建设中,已经广泛采用传感器、RFID等相关技术。目前,全国已逐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面向环境保护的物联网产业链。但在环保物联网的组织管理、系统运营、数据应用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数据孤岛、信息烟囱的现象依然存在。我国的环境产业总体上仍处于这个阶段。
    其次是智能化阶段。互联网的普及产生了从量变到质变的效应,超越了一般交往工具的功能,成为一个“无处不在的效率提升器”,不仅改变了人们的传统消费模式,更进而改变了人们的日常思维模式。开放、连接、参与、融合、共享,互联网思维开始敲开传统环境产 业的大门,倒逼后者站到“风口”上顺势起飞。这个阶段,“互联网+环境产业”是一个双向的过程。一方面,互联网企业或其他组织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主动“触绿”, “入侵”传统环境产业的地盘。例如,PM2.5事件催生了诸多通过移动智能终端发布空气质量信息的社会监测力量。另一方面,环境企业组织或主动或被动地拥抱互联网,开始尝到“互联网+”的甜头,进而推动“智慧环保”的发展。
    最后一个阶段我们称之为常态化阶段。到那时候,网络已经无时无处不在,每个环境企业都已互联网化,成为整个环境产业网络乃至社会网络的一个连接点;到那时候,硬件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企业拼的核心竞争力是软件,是服务,是创新,是治理能力;环境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边界会越来越模糊,环境产品和服务的提供会越来越多元,同时网络带来的风险和冲突也会越来越复杂。

互联网+环境产业带来的四大变革
   
“价格更低、品质更好、效率更高”被看作是现代企业需要一直追逐的目标。尽管不同的企业组织对“互联网+”的理解和应用会有所不同,但“互联网+”对于这些企业组织来说却是平等的,不论规模是大是小,实力是强是弱,融合得好,都能从中受益,或者做大做强,或者转型升级。
    与其他产业一样,“互联网+”有助于为环境产业带来四大变革。
    第一,助力环境产业的智能化。
    我国环境领域的信息化开始于“七五”期间,相对于环境保护的电子政务来说,环境产业的电子商务建设还存在投入不足、基础设施不完善、缺乏有效管理等问题。  为适应时代的需要,我国大大小小的环境企业在完成网络工具化的同时,要加速完成智能化。目前关键是要在原有“数字环保”的基础上,重点加强感知层与智慧层的建设。一是利用物联网技术,建设实时、自适应进行环境参数感知的感知系统;二是利用云计算、模糊识别等各种智能计算技术,整合现有信息资源,建设具有高速计算能力、海量存储能力和并行处理能力的智能环境信息处理平台,为最终实现“智慧环保”的各项应用服务提供平台支撑与信息服务。
    第二,助力环境产业的市场化。
    强调环境产业的市场化看似多此一举,其实不然。我国传统的环境产业可以说是政府主导的结果,在相当程度上还处于市场培育阶段,不少环境企业还属于“依附型”, 一旦政府“断奶”,就可能难以生存。因此,国家确定了“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环境产业发展方针,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这对很多企业来说,不仅是变革的动力,更是一种压力。“互联网+”为环境产业走向市场化提供了思路和便利。基于互联网可以搭建环境产业的电商平台,基于大数据可以更好地把握市场行情,基于众筹这种通过互联网发布筹款项目并募集资金的方式,带来了投融资模式的变革,被看作是产业互联网这股旋风最强劲的风口,不光是对小微企业,即使对大型项目也多有裨益。此外,众创带来决策和创新模式的变革,众包带来企业运营模式的转变。
    第三,助力环境产业的社会化。
    环境产业具有典型的公益性特点,这也使得环境产业的发展要坚持社会化的方向。目前环保部已出台推进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的政策,这有助于更多的社会力量加入到环保队伍中来。而这一政策目标的实现有赖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同时,互联网有助于公众更加便捷、更加及时和更加平等地参与到环境产业的决策、执行和监督当中,能够更好地保障环保公益性的实现。
    第四,助力环境产业的全球化。
    中国的环境产业要有自己的世界品牌。借鉴国际先进的科学技术,我国环境产业的总体水平提升较快,环境企业中不乏全球最先进的设备,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产品还不多,能够在国际领先的创意和管理理念更是少之又少。借助“互联网+”,一些有实力的环境企业可以更好地掌握全球市场信息,更好地招徕全球顶尖人才,更好地生产世界性的产品和服务。当前尤其要充分利用“一带一路”的历史机遇,鼓励环境企业更加自信地“走出去”,在给沿线国家带去经济红利的同时,也带去生态文明的绿色利好。

环境产业管理亟需提升五种治理能力
   
对于管理者来说,一个开放互联的世界,不是更加简单了,而是更加复杂了。管理互联网风口下的环境产业,除了要积极引导企业组织主动“触网”,乘势转型升级外,还应注意提升以下五种治理能力:
    第一,提升开放治理的能力。
    网络的最大特点是开放、互联。面对这种开放、透明的决策环境,需要管理者走出传统“黑箱”决策的模式,更虚心地开门纳谏,更主动地开门立法。同时应该看到,互联网带来的海量信息在提升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同时也增加了复杂性。这就需要管理者既要有包容的态度,也要有更加敏锐的观察力和更加果断的决策力。
    第二,提升协同治理的能力。
    环境产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本身就具有跨领域、跨行业、跨部门的特性;而现代治理的要求,使得环境产业的管理主体更加多元化,除了企业自身、政府部门外,还有行业协会和其他社会组织。互联网为跨界融合和协同治理提供了方便。对于政府来说,当前应学会“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是放手市场,利用网络激发企业活力;二是联手社会,发动群众加强监督。
    第三,提升绿色治理的能力。
    绿色是环境产业的出发点和归宿。信息技术手段是工业节能降耗工作的重要支撑。要实现信息技术在环境产业中的“绿色”作用,一方面需要在重点环节、重点企业和重点行业方面下功夫,另一方面要将“绿化”渗透到产品的全生命周期中去。同时也要注意破除信息壁垒,避免环境产业信息化中的重复建设,要尊重市场规律,而不应不计成本、不惜代价,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第四,提升冲突治理的能力。
    当今社会是一个风险社会,互联网并不是保险箱。网络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潜藏着极高的风险。换句话说,不光网络技术带来的风险会存在,社会上人际之间的冲突和危机也会反映在网络上。因此,对于环境产业的从业者和管理者来说,在网络时代,如何处理保护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与网络的公开性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可能层出不穷的知识产权和环境维权等方面的纠纷和冲突,都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五,提升依法治理的能力。
    互联网风口下的环境产业更需要法治的保障。遗憾的是,尽管我国已陆续出台了若干推进环境产业发展的政策,但至今可以说仍处于无法(专门法)可依的境地。这一方面要求有关管理部门要积极推动环境产业领域的立法工作,为环境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另一方面也要提升依法、依规治理的能力,避免不合理的行政干预,为互联网风口下的环境产业的创造更加宽松、自由的环境。
(林震系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绿色行政与生态环境政策研究所所长;关健系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研究生)

 
 
(责任编辑:admin)
  •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中华环境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中华环境腾讯微博
  • 公众微信账号

    公众微信账号公众微信账号
标签:
分享到:

中华环境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原创或中华环境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华环境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授权转载,需注明“来源:中华环境网”。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华环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acef_jlg@163.com

文章排行榜

  • 24小时点击
  • 每月排行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