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博兴讯(通讯员 郝安振 郝德力 报道)白墙红瓦的座座新居,宽阔平坦的公路直通村民家……走进博兴县庞家镇兴马村,眼前是一幅富裕和谐的画面。和兴马村一样,2011年以来,博兴县引导扶持30个省级扶贫重点村投资2576.8417万元,在全县逐步形成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大扶贫的新格局,取得了年度脱贫任务稳步完成,农民收入不断增加,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生态环境日益好转的良好成效,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扶贫规划。
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十二五”期间,博兴县共有乔庄、庞家两镇省级扶贫重点村30个、4612户、14392人,其中贫困户1424户、贫困人口4745人。该县将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使用瞄准扶贫对象,严格落实县财政配套资金,实现贫困人口全覆盖。
贫困户缺资金、缺项目、缺技术,博兴县通过实施整村推进产业扶贫和互助资金试点工作,本着产业项目优先扶持贫困户,互助资金优先借给贫困户的原则,重点对贫困户进行帮扶,从资金上予以扶持,技术上予以指导,项目上予以全覆盖。
该县根据各个贫困村的资源优势、产业特点、群众需求等,为各村选择了不同的产业开发项目,共发展淡水养虾、樱桃谷鸭养殖、绿色无公害韭菜种植、苗木繁育、畜牧养殖、高效良种种植基地建设、高效优质绿色水稻基地建设、双孢菇食用菌大棚种植示范项目等8个产业项目,扶贫产业开发初具规模。
经过近年来的扶贫开发,该县乔庄、庞家两镇已初步形成了淡水养殖、肉鸭养殖和蔬菜生产三大主导产业,培植壮大了华康食品有限公司和龙升食品有限公司两家国家级、省级扶贫龙头企业。目前,淡水养殖面积已达到30000亩,虾池5800个,年产南美白对虾8700吨;肉鸭养殖大棚达到3000个,年出栏肉鸭3000万只;高效优质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0000亩。
整村推进产业扶贫项目实施后,项目区农民收入显着增加,其中,项目村人均增收2000元,贫困户人均增收3000元,有的贫困户在项目带动下,当年就能实现脱贫致富。如乔庄镇王旺庄村低保贫困户张惠民的2个虾池,年收入1.8万元左右;低收入户张小坡两个虾池年收入近5万元,落车李村贫困户张明月年养鸭5-6批,年效益3万元以上。庞家镇兴马村每个韭菜拱棚年盈利6000-7000元。
博兴积极开展互助资金试点工作,自2011年以来,连续三年获省绩效考评优秀等次。目前,该县已有12个省级、5个国家级贫困村参与试点工作,试点工作资金规模达到389.148万元,其中财政资金311万元,入社农户缴纳51.57万元,公积金转增本金26.578万元,入社社员总数达到1482个,贫困户入社率为94.12%,平均扶持率66.35%。
互助资金用于贫困群众发展生产类项目借款,由互助社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发展,各扶贫互助社互助资金回收率都达到100%。在互助资金的带动下,农村合作银行每年为试点村提供贷款1000万元以上。借款农户将借款资金主要用于南美白对虾和樱桃谷鸭养殖, 实现了户均增收8195.23元。
目前,博兴县“十二五”规划中30个重点贫困村全部实现了有线电视、程控电话、移动通讯全覆盖;广大人民群众行路、饮水、用能、通讯、就医、上学、养老等难点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扶贫开发工作使贫困村的生态环境逐步好转,为广大村民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2011年,该县30个重点贫困村中有6个村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县级生态文明村”,1个被评为“市级生态文明村”;2012年,8个被评为“县级生态文明村”,2个被评为“市级生态文明村”;2013年,5个被评为“县级生态文明村”。2014年底,30个省重点贫困村都已成功创建“市级生态文明村”。
(责任编辑:huangning)
中华环境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原创或中华环境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华环境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授权转载,需注明“来源:中华环境网”。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华环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acef_jl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