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禹城市,是大禹治水功成名就之地,是一个面积只有990平方公里、52万人口的县级市。小城不大,却有3家上市企业,集国家高技术生物产业基地、中国功能糖城、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最具竞争力低碳产业城市、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市等众多桂冠于一身。
仅在今年5月,就有滨州市、临沂罗庄区、沂水县、博兴县、沾化县等市县的考察团前来,而且考察的同一个主题——生态环保。
禹城市如何创新性地开展环保工作,打造生态环保新优势?如何加快建设美丽禹城、生态禹城?日前记者专访了禹城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安民。
环境保护是最直接的民生
记者: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您如何看待生态文明建设的?
张安民: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摆脱能源危机、生态危机和生存危机,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美丽中国首次写入党代会报告,既体现了我国的发展要求和方向,也反映了人民的期待和向往。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重大、责任重大,必须持之以恒地抓好、抓实、抓到位。我们要从对自然负责、对人民健康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的大局和长远出发,切实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共同把建设“美丽中国”的理想变成现实。
记者:禹城市的“让禹城人民更幸福、让庄严党旗更鲜艳”的执政理念让人印象深刻,能否介绍一下禹城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您怎么看环保与民生的关系?
张安民:“让禹城人民更幸福,让庄严党旗更鲜艳”的执政理念是市委根据人民意愿、结合禹城实际提出的。2013年,我们紧紧围绕这个理念,坚持“科学发展、率先跨越”工作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工作主线,全力冲刺“三年倍增、五年翻两番、进入全省第一方阵”的奋斗目标,强力抓发展,关键抓转型,突出抓项目,重点壮实力,全力惠民生,经济社会继续保持加速崛起、率先跨越的良好局面。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4亿元,增长13%;地方财政收入14.5亿元,增长20.66%;农民人均纯收入11040元,增长15%。
环境是人的生存之本、发展之基,生态建设、环境保护是最直接的民生。保障民生离不开环境保护,改善民生也离不开环境保护。环境保护事关群众健康和福祉,是联系群众最紧密、服务群众最直接的民生工作。环境保护是最重要的民生工程,关系到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经济社会长远发展和子孙万代的健康生活。
生态环保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抓好生态环保就是抓住民心。我们坚持以人为本,把生态建设融入到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建设中,把改善民生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出发点、落脚点和结合点,坚持用民生需求“倒逼”生态文明建设,用民生改善成果衡量生态建设成效,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明显改善,幸福指数不断攀升。禹城市荣获了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最具竞争力低碳产业基地、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市等荣誉称号。
打造禹城生态环保新优势
记者:生态文明建设是环境保护的灵魂,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禹城市是如何推进环保工作的?
张安民:实现科学发展、率先跨越,必须首先从转变观念、解放思想抓起,新形势下的转变观念、解放思想,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树立生态环保的理念,禹城要跨越发展就必须打造生态环保新优势。否则,发展不持续,群众不满意。
我们调整了环保工作思路,变被动抓为主动抓,变临时抓为常态抓。市委、市政府成立由市长任总指挥的生态建设指挥部,作为常设机构统筹推进全市生态建设,43名市级领导同志全部包乡镇、包企业、包项目,全力做好环保工作。对各乡镇、部门实行最严格的环保目标考核、“一票否决”和问责制度,环保工作失职一律取消评先树优资格,主要负责人不准担任“两代表一委员”。落实部门牵头、属地管理和企业主体责任,形成党委政府领导、乡镇部门联动、社会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
记者:国家海河流域“十二五”水污染防治规划实施情况考核组,对禹城市水污染防治工作给予高度评价,能否介绍一下禹城的水污染防治工作?
张安民:禹城是大禹治水功成名就之地,是一座有着爱水、治水、节水传统的古老而美丽的城市。
禹城市依河而建,因水而兴,与水渊源深厚。近年来,我们始终将生态建设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抓手和建设幸福美丽禹城的重要内容,大力加强水污染防治,努力改善水环境质量,着力构建“治用保防控”体系。目前,全市规划建设的七大生态环保园项目基本建设完工,生态环境改善初见成效。
我们先后实施各类生态工程47项,总投资6.7亿元。一系列项目的实施,提升了全市水污染防治、水综合利用和水生态保护能力,构建起了“上下贯通、环环相扣”的治污环保体系,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共赢。目前,禹城境内主要河流水质全部达到Ⅴ类标准,提前两年完成了省政府确定的目标任务。
加快建设幸福美丽新禹城
记者:禹城市是如何做好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结合文章,加快建设美丽禹城、生态禹城?
张安民: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山东省第十次党代会明确要求,提高生态山东建设水平,增创绿色发展新优势。德州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明确指出,要大力实施“生态美市”发展战略,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美丽幸福德州的重要任务。
禹城市始终把生态建设放在经济社会发展重要位置,积极将生态文明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方面,聚焦科学发展,促进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协调同步、与民生改善互利共赢,着力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质量,全力建设美丽禹城、生态禹城。禹城的天更蓝了,水更绿了,群众满意度大幅提高了,我们建设幸福禹城的目标也就更近了。
我们积极发展高端、高质、高效产业,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一是大力发展现代产业,集约培植“6+2”主导产业,大力实施“333”工程,即3年内生物、装备制造、新能源3大支柱产业销售收入分别达到300亿元。二是大力发展环保企业,全市5家企业列入全省循环经济“123”工程,两家企业成为全省循环经济示范企业,30家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验收。三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加快推进自主创新,建成省级以上研发机构36家,全市高新技术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39.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9个百分点,禹城市成为德州唯一连续4年获得省科技重大专项的县市。
记者:今后,我们在加强环境保护、推进建设幸福美丽禹城方面还要开展哪些工作?
张安民:群众利益无小事,民生工作大于天。我们顺应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提出让禹城人民更幸福,就是把保障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以广大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老百姓的“幸福指数”。
近年来,我们经过坚持不懈地努力,全市环保工作实现了根本性转变,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但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群众对环境质量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要求治理污染、改善环境的诉求更加强烈。我们秉持发展惠民、环保为民的要旨,重新审视全市环境质量现状,下决心、出重拳,深入推进水污染防治、环境安全防控等工作,切实解决损害群众健康、影响社会稳定的环境问题,为长远发展打下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加快建设幸福美丽禹城。
今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是“一圈一带”建设的起步之年、提速之年,更是禹城“三年倍增、五年翻两番,进入全省第一方阵”的攻坚之年、发力之年。我们将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牢牢把握稳中求进、进中求好、好中求快的总要求,坚定“让禹城人民更幸福、让庄严党旗更鲜艳”执政理念和“科学发展、率先跨越”工作主题不动摇,抢抓机遇、乘势而上,锐意改革、大胆创新,推动高质高效高速发展,打造禹城经济升级版,加快建设幸福美丽新禹城。
(责任编辑:huang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