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秉承 服务产业、服务行业、服务企业,坚持正能量宣传,杜绝一切非法网络公关行为!
绿色齐鲁
所有栏目
您的位置:主页 > 绿色齐鲁 > 人物访谈 >

杨自源:环保工作永无止境 没有上限

时间:2014-12-04 15:49来源: 凤凰网山东作者:邓飞点击: 次

字号:TT
    今年以来,我市环保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和省环保厅的指导下,将环境保护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紧紧围绕改善环境质量、确保环境安全、服务科学发展三条主线,积极主动开展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菏泽市环保局局长杨自源表示,自去年开始,市环保局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做好了南水北调通水保障工作,保证南水北调对水质的要求。

    自3月份起,对全市城市污水直排口进行了整治,各县区制定了详细的直排口整治实施方案,坚持挂图作战,倒排工期,6月底前完成了直排口整治工作。

    杨自源说,从3月1日至4月30日,市环保局进行了为期2个月的污水排放口环境信息公开专项整治活动。全市确定了166家日排水量大于30m3(含30m3)的涉水企业进行污水排放口环境信息公开。截至6月15日,166家企业全部通过了验收。

    同时,继续实施“河长”负责制。对全市52条主要河流继续实施定期监测、排名通报,对连续排名靠后的县区实施约谈、区域限批。

    据了解,2014年以来,市环保局组织开展了5次环保专项行动,分别对全市137个市控重点企业点源、11座城市污水处理厂和10县(区)的19个河流出境控制断面进行了现场检查,共查处超标企业66家(次)、污水处理厂12家(次)。

    大气污染防治综合治理成效显着

    杨自源介绍,今年以来,我市“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天数共计125天,比2013年同期(86天)增加了39天,列全省第8位。S02和NO2同比分别改善7.43%和3.77%,PM10和PM2.5同比分别改善23.07%和22.13%。

    今年1月份,市政府与各县区政府、市直有关部门、有关企业签订了大气污染防治责任书,安排部署在全市217家扬尘企业安装了防尘网,总投资2.58亿元,建设防尘网42.6万平方米,建设封闭料仓28.5万平方米。

    市环保部门通过对拆迁工地粉尘污染进行治理;加大城市道路保洁,避免扬尘污染;严禁秸秆燃烧,将秸秆禁烧纳入目标责任制考核,实行奖惩和责任追究制;紧抓工业废气、异味治理;对建筑工地实行围挡化、道路硬化;加大机动车尾气检测力度,避免尾气污染;对非法加油站进行治理等一系列措施,我市空气质量同比有了明显好转。

    据了解,前三季度,我市共获得省政府环境空气生态补偿资金1289万元,列全省第2位。

    2015年继续力争生态环境全面优化

    杨自源表示,2015年,市环保局将立足现有基础,巩固水污染防治成果,攻坚大气污染防治,抓好总量减排、生态建设等工作,力争生态环境全面优化,人与自然相互协调,相互促进。

    一是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继续完善“河长”负责制。对全市52条主要河流继续实施定期监测、排名通报,对连续排名靠后的县区实施约谈、区域限批;彻底解决污水直排问题。严格按照管网铺设到位、污水收集处理到位的标准要求,把污水直排整治作为当前的重要工作来抓;同时,完善“治、用、保、防、控”流域治污体系。


    二是确保大气污染治理有新突破。加强重点工业污染源治理,在2015年年底前完成工业企业脱硫、脱硝和除尘升级改造工作,确保工业污染排放总量大幅降低;全面推进燃煤小锅炉淘汰,扎实抓好小型分散燃煤锅炉淘汰及新技术替代工作,逐步解决燃煤锅炉的污染问题;抓好挥发性有机物控制;强化机动车污染减排,全面抓好高污染黄标车淘汰工作确保到2015年底全市完成淘汰黄标车4.5万辆的任务。

    此外,市环保部门还将全面推进总量减排;加大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力度;严格环境监管;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菏泽。认真做好城考和创模工作,争取2015年成绩继续有新突破,深入开展绿色系列创建活动,提高我市生态乡镇、村建设比例。

    杨自源说:“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环境风险防范、节能减排、生态建设等是环保部门的长期工作,这项工作是永无止境、没有上限的。如果要想做好、做到位,就需要重复性提出来,重复性去做,但是每年的工作标准、力度、方法都肯定会比往年有所改进,有所提高。” 
(责任编辑:huangning)
  •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中华环境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中华环境腾讯微博
  • 公众微信账号

    公众微信账号公众微信账号
标签:
分享到:

中华环境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原创或中华环境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华环境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授权转载,需注明“来源:中华环境网”。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华环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acef_jlg@163.com

文章排行榜

  • 24小时点击
  • 每月排行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