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秉承 服务产业、服务行业、服务企业,坚持正能量宣传,杜绝一切非法网络公关行为!
执法监察
所有栏目
您的位置:主页 > 执法监察 > 一线执法 >

严防死守最后一道防线

时间:2015-08-19 09:59来源: 中国环境报作者:admin点击: 次

字号:TT
“八·一二”爆炸事故含氰化物废水已封存,处理事故废水的污水处理厂已经选定
 
    天津港保税区扩展区污水处理厂的工人们正在紧张检查调试设备。本报记者郭文生 任效良摄

◆本报记者郭文生 见习记者任效良

    天津“8·12”爆炸事故发生以来,最让人们担忧的是爆炸后事故点形成的巨大深坑,贮存了大量的含氰化物和有机物的废水,加之有可能下雨,废水一旦泄漏或溢出,后果不堪想象。

    环境应急专家组专家包景岭在新闻发布会上回答记者提问时说,下雨有一好一坏,好的是,雨水清洁了空气,洗刷建筑物上的粉尘;坏的是,雨水量大了,使事故现场还未及清理的含氰化物等有机物废水容易泄漏,问题就非常严重。

    据了解,天津市环保部门针对爆炸事故周边区域降雨已展开多项应急准备。

不能进入现场采样分析含氰化物废水成分

    8月16日傍晚,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在参加完会议后,在给他提供要看的5个处理点位中,陈吉宁选择了事故废水处理的两个关键地方,并摸黑来到天津保税区扩展区污水处理厂和“破氰”废水应急处理装置仔细查看。他一边看一边叮嘱,要关注含氰废水安全处理问题,尤其要关注下雨时不能泄漏。

    近几天,在爆炸核心区里,解放军和武警部队的防化团、核生化部队还在搜救生存人员,搜寻死难者遗体,开始检测现场遗留物。环境应急人员不能进入爆炸点,不明确爆炸深坑周边有多长,坑有多深,废水面积有多大;更不能进入现场,采样分析深坑中的废水含氰化物和有机物成分。

    据记者从不同方面了解得知,“8·12”事故点共炸出3个坑,一个大坑约长108米、宽80米、深6米,加上两个小坑,大约共存有6万吨废水。这些数据还有待进一步证实。

选定处理爆炸事故废水污水处理厂

    8月17日15时,记者来到位于天津港保税区京门大道的天津港保税区扩展区污水处理厂,天津港爆炸事故应急指挥部设在这里。这是经过再三斟酌选定的负责处理爆炸事故废水的唯一一家污水处理厂,也是处理事故废水的最后一道防线。

    天津港保税区扩展区污水处理厂距本次事故爆炸点东南方2000米左右,2005年完成项目一期建设,2008年完成项目二期建设,平均污水日处理能力7000立方米,负责处理天津港保税区扩展区范围内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其中,生活污水占处理量的10%,工业废水占处理量的90%。这个污水处理厂采用SBR污水处理工艺,出水水质可达到一级B,处理后的达标废水经市政管道最终排入渤海。

污水处理厂已做好处置废水相关准备

    在污水处理厂厂区,记者找到了负责运营工作的天津创业环保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光。杨光告诉记者,建成10年来,这个厂一直稳定运行。“8·12”天津港爆炸事故发生后,由于距离爆炸点较近,厂区部分设施受到损坏,主要是部分建筑门窗玻璃和污水处理设施辅助管线。“但这些损坏可在短时间恢复,所以并不影响正常生产,污水处理厂整体是正常的。”

    杨光说,作为运营方,8月13日下午,接到应急指挥部承担处理事故废水任务的通知,按照事故应急指挥部的事故废水处置方案,现已做好相关准备。这套处置方案可概括为“四保障、六监测”,具体指的是,事故废水要经历4层保障措施的无害化处理,经过6个环节的水质监测,确定水质达标后再排入海。

    事故废水经市政管网进入市政井前进行第一次水质监测,记录废水原始数据,随后废水进入作为第一层保障措施的移动式应急破氰设备,投药剂进行化学处理,将氰化物分解;之后对出水进行第二次水质监测,随后进入作为第二层保障措施的移动式专业臭氧氧化、混凝、活性炭吸附等设备,再进一步无害化处理;出水后进行第三次水质监测。

    “以上环节均为应对本次爆炸事故新增的,第一层和第二层保障措施是对氰化物进行无害化处理的‘双保险’。经过这些环节后,即进入污水处理标准工艺环节,对这些环节我们也进行了增强。”杨光说,出水经过细格栅后,接下来进入作为第三层保障措施的污水处理厂原有生物处理池,这里有强化活性污泥和粉末活性炭对污水进行进一步处理;随后出水进入作为第四层保障措施的活性炭过滤墙,并在原有接触池中经过碱和次氯酸钠处理,接受第四次水质监测。随后,出水经过原有的在线监测设备监测后,进入排放前池,接受第六次监测,监测合格方可排放出去。

    “所有监测均由环保部门负责,每层处理后的水质达到本环节标准后,方可进入下一环节,没达到标准的将在本环节进行重新处理,直至达标。”杨光说。

    记者在污水处理厂现场看到,作为第二层保障措施的移动式专业臭氧氧化、混凝、活性炭吸附设备及配套管道已基本安装铺设完毕。

    记者随后察看了第一层保障措施的移动式专业破氰设备,这是此次事故废水处理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这套移动式专业破氰设备,由一大两小蓝色的集装箱处理罐组成,安装在天津港新港六号路和北港路交口北侧几十米处,其位置处在爆炸事故点与天津港保税区扩展区污水处理厂中间,距离两处均1000米左右。

    据天津市环科院副总工程师张志扬介绍,大的处理罐长12米、宽2.4米、高2.7米,小的处理罐体积是大罐的一半。这套设备每小时可处理含氰废水125立方米左右,每天可处理废水3000立方米左右。

事故废水目前封存在有限的一段市政管网中

    张志扬带着记者,从安装环境应急破氰设备的路向西走约30米远,在一片草丛中有一口市政管道井,几根粗大的白色水管从设备端口一直延伸到这口井中。

    张志扬告诉记者,眼前这口市政井和事故爆炸点之间的这段市政管道,存储着爆炸事故废水。在爆炸发生前的正常情况下,这口市政井内的污水会经提升泵站送入天津港保税区扩展区污水处理厂。但事故发生后,目前已对这个市政井进行了彻底封堵,由此把事故废水封存在有限的一段市政管网中。“目前这里安装的设备就是用于处理这段管网中事故废水的。”张志扬说。

    何时开始处理这几万吨含氰废水?8月18日早晨,天津市环保局水处处长贾丽泉对记者说,现在根据事故现场的实际情况,环保部门依照自身职责和应急指挥部的要求,已从8月16日开始,召集滨海新区的有关部门,并请专家会商指导,着手制订含氰废水的处理处置方案并报指挥部审定。一旦方案通过,就会依据方案要求和工作程序,积极迅速解决废水处理处置问题。
(责任编辑:admin)
  •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中华环境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

    腾讯微博中华环境腾讯微博
  • 公众微信账号

    公众微信账号公众微信账号
标签:
分享到:

中华环境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站原创或中华环境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华环境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授权转载,需注明“来源:中华环境网”。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华环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acef_jlg@163.com

文章排行榜

  • 24小时点击
  • 每月排行